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观祈雨
释义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鉴赏】封建社会,农业是国家的主体产业,是国家的命脉。“民以食为天”,正是反映了这种思想。许多诗人在诗中赞颂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同情他们的不幸,揭露并鞭挞统治者的残暴无情。这首诗就是一首较为出名的悯农诗。

首句写春旱,这是祈雨的原因。诗人不是泛泛写旱情,而是选取了两个典型的场面:“桑条无叶”和“土生烟”。桑树本是一种非常耐旱的植物,在正常情况下应是枝繁叶茂,现在却长不出叶来,变得光秃秃的,可见旱情之严重。桑与蚕茧有关,蚕茧又与日常生活的衣饰紧密相关。春旱毁了养蚕业,也就毁了农民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土生烟”则写出春旱对农业的严重影响。因为禾苗枯萎,便只能见“土”。大地生烟,白晃晃一片。次句写农民祈雨的情形。祈雨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的一项重要活动,活动种类花样繁多。在民间信仰中,龙与雨渊源深厚,关系密切,因此龙自古就是人们借以祈雨的主要对象。旧时每遇大旱,通常由地方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或率众祷于龙神庙,或把庙里的龙王神像抬出来,敲锣打鼓,走街串巷。“箫管”指排箫和大管,这里泛指乐器。“水庙”即龙王庙,是祈雨的场所。虽然祈雨的场面非常热闹,但可以想见他们表面强装欢颜,内心却是焦急如焚。透过飞扬的尘土,是一张张困惑的脸加上绝望的表情。

富豪权贵之家自然是别一重天地。“朱门”即红漆大门,代指贵族豪富之家。“几处”,犹言处处。统治阶级沉溺于笙歌竟日、曼舞终宵的荒淫生活。他们担忧的雨,正是农民企求的。“春阴”指阴雨的春天;“咽”即声塞、嘶哑之意,指乐器受潮声音不嘹亮。他们唯恐阴雨天使管弦乐器受潮而不能发出清脆悦耳之音,不能更好地欣赏歌乐。显然,他们享乐用的“管弦”与迎龙用的“箫管”是有霄壤之别的。一个渴盼最低生活需求,一个贪图享乐、醉生梦死,落差之大,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两者处境不同,心情也就各异,诗人所表现的感情也极其分明。尤其是末句的“春”字令人震颤:春天尚且如此,到了炎炎夏日,农民该怎么活啊! 《水浒传》中那首著名的民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写盛夏伏旱时农民和王孙公子的不同心情,更是唱出了历代被压迫人民的不平,反映了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

该诗采用对比手法,将久旱祈雨的情景与朱门的处处歌舞升平相对举,表现两个阶级迥然不同的思想感情,深刻揭露出统治阶级不顾劳动人民疾苦、只知享乐的丑恶行径,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陈鹏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363-364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3: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