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白云泉
释义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鉴赏】诗作描写天平山上白云泉水的悠闲自在,一种恬淡闲适的情怀溢于笔端。天平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宋范成大《吴郡志》卷十五)。“巍然特出,群峰拱揖”,山崖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山》)。但诗人并不是写天平山的耸峙特出,写白云泉的清冽晶莹,而是以独到的眼光观照白云泉水,写其“云自无心水自闲”的情态,并借之抒发作者独特的感受。

“云自无心水自闲”是陶渊明笔下的“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兮辞》),是王维笔下自在开落的辛夷花——“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耸峙的天平山峰,白云似乎触手可及,它们随风飘荡,舒卷自由,无所挂碍;甚至风也不是它们的凭依,它们是自在的,“无待”的;亭畔泉水清冽可爱,自由地在山涧奔驰,发出欢快的呼声,尽享这自然的美好。两个“自”字的连用,写尽了云水的自在与逍遥。以我观物,一切皆着我之色彩,若诗人没有一份“闲看花开花落,坐望云卷云舒”的自然闲适心境,哪得如此诗句!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深谙“云自无心水自闲”的意味,诗人更加直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样自在自乐的白云泉水,从容地奔驰在山间,是逍遥而惬意的,又何必向山下奔冲而去,给本已纷扰多事的尘世增添新的波澜呢!

其实,这是诗人处世态度的诗意言说。

白居易自称以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态度处世,但实际上,他对“兼济”和“独善”的取舍是随时变化的。他贬官江州前,仕途较顺利,又正值元和年间宪宗较为振作的时期,“兼济”思想占主导地位。四十四岁政治上受打击后,面对朝政日非的现实,思想便从“兼济”急剧转向“独善”。“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咏怀》),“无情水任方圆器,不系舟随去住风”(《偶吟》)。诗人晚年虽宦途显达,却再无“兼济”之志,而是开始了一番新的精神之旅。

这首小诗用清淡的笔墨诗意地描摹白云与泉水的神态,“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古欢堂集》)同时,诗作言浅意深,颇有寄托,云水的逍遥写尽了诗人恬淡的情怀,泉水奔驰的波浪象征着社会风浪。

作者:刘琴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420-421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