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释义      

虞世南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鉴赏】诗为心声,虞世南的这首五言绝句描绘出一幅高洁脱俗,立意高远的人生志气图。该诗托物言志,咏的是蝉,寄托的却是自己的高远志向和脱俗品格。在历代咏蝉诗中,这是时代较早的一首,素为后人称道。

首句“垂饮清露”,用拟人的手法。 “”是古人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的触须形状与此近似,故说“垂”。 “清露”之“清”字喻“蝉”之品性高洁,居高饮清露,有超脱尘俗、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意。表面上是写蝉,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用比兴手法,来暗喻诗人自己的身份和品格,身居高处却清廉刚正。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清逸响远。“疏桐”,指枝干高挺的梧桐,蝉身居高处,居高鸣叫则自然调响声远、悦耳动听。“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传,人们往往以为是秋风所致。作者一反凡俗,道出人生的一大道理: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渲染自能声名远扬。

历代咏蝉诗有很多,但因为各自的人生态度和艺术造诣不同,诗的旨趣兴味大不一样。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虞世南写的是自己的身世和人生体验,自然入笔高远,格调清雅。沈德潜评此诗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不刊之论。

作者:吴中胜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1-2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6 6: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