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行路难(其一) |
释义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鉴赏】《行路难》是古乐府旧题,内容多写世路的艰难和离别的悲哀。《乐府诗集》卷七十收此诗,列入杂曲歌辞。今存最早的作品是鲍照的十八首《拟行路难》。李白有三首《行路难》,作于不同时期,都受到了鲍照的影响,这里所选的是第一首。 诗人首先描写了一个“金樽清酒”、“玉盘珍羞”的宴会场面,他面对满桌美酒佳肴,拿起筷子,端起酒杯,却食不甘味,于是推开杯盏,扔下碗筷,抽身而起,拔剑四顾,想将它刺向一个地方,可又觉得茫然一片,不知应该将剑刺向何处。李白曾经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么为什么他“停杯投箸不能食”呢? 当年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是因为心中有无限悲愤而无从发泄。现在李白“拔剑四顾心茫然”,显然心中也有着巨大的痛苦,这痛苦的根源则在于“行路难”。他想横渡黄河到达彼岸,但因黄河为坚冰所封冻,诗人惟有望河兴叹;他又想攀越太行之山,却又因大雪封山,无从攀登。自然界中有不少艰险之路,人生的道路上又何尝不是布满荆棘与陷阱,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诗人进退两难,彷徨不已。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前途茫茫,仕途艰难,但机遇总是存在的,上天曾经眷顾多少前贤! 九十岁的吕尚在磻溪钓鱼时尚能得遇文王,名相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受到商汤的赏识。自己说不定也会有这样偶然遇合的机会,但憧憬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那样残酷,人生之路崎岖坎坷,歧途甚多,究竟怎样是正确的选择,才可能得到名垂后世的遇合呢?这不免让李白有些茫然与迷离,但倔强的他不会轻易气馁,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使他很快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驱走了心中的阴霾。他坚信有一天他也会乘长风破万里浪,鼓满云帆,漂洋过海,到达自己理想的彼岸。 这首诗歌只有短短八十二字,却显得层波叠澜,变化多端,诗人情绪跌宕起伏,迷茫与执着、苦闷与自信交替出现,迅速转换,将一进退失据而心犹不甘、倔强自信挣扎在痛苦之中的诗人形象充分展现出来。他对前途的美好憧憬,事实上是一种自我的心理调节,说得越自信与果断、越豪放与达观,越表明他心中充满了焦虑、迷茫与无奈。 作者:闵泽平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122-123页.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