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释义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鉴赏】“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异乡,每逢佳节,倍感思亲,这似乎成了中国文人一种固有的情结。佳节之际,写下诗作,聊抒相思,更是中国古代文人表达自己所用最多的方式。但很大部分诗作,总是围绕一己的身世与情怀,去抒写思亲怀友之情,境界不免多少有些狭窄。但岑参此作,在个人的深沉感慨中,寄寓的是对家国命运的关注与担忧,诗境也就显得分外阔大。

这首诗原注曰:“时未收长安。”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即被攻陷。收复的期望时刻在有良知的唐人心中盘桓不已。即便身逢佳节,他们也不以一己的私意为念,所谓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偏偏有一点思亲怀友之情难以抑制么?我们的诗人按捺住自我的情感,将小我拓展至大我,抒发了一种深挚的家国情感,对故园、故都的牵挂与担忧都渗透在本诗寥寥二十字的叙写中了。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重九登高,饮酒赏菊,是古已有之的习俗。“登高”二字早紧扣诗题“九日”,一个“强”字则写出了万般凄凉与无奈。强,是勉强,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当长安故园这一诗人生活了多年的帝都尚未恢复时,诗人又怎能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登高赏胜呢?这里,诗人还巧妙地化用了一个典故:据说陶渊明“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逢弘(江州刺史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但岑参恰身逢战乱,行军途中,一身且不由己,酒无疑更是奢谈了! 即便有酒亦有菊,又何谈饮酒赏菊的心境呢?

诗人此时凝神所想的,是遥远故园的现状,“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一个“遥”字,即写出了自身与故园相距甚远,如今只能遥寄一番牵挂与思念,而不能踏上故都,亲掬一把泥土,写下祝福。但诗人对故园、故都思念的情感是无法抑制的,他遥想故园的菊花,昔年是那样的灿烂,如今,也应同样的缤纷吧?只是那缤纷的菊丛中,也许已埋葬了太多将士的英魂。更或许,灿烂的菊丛正在断垣残壁的战场边寂寞地开放,此时,有谁记得是重九佳节,有谁会对你们寂寞地开放投去一瞥欣赏的目光啊!

吟完此作,遥向故园,诗人陷入了无边的沉思。

作者:刘琴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83-284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6 8: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