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罢相
释义 罢相      

李適之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鉴赏】说起李適之,我们会想起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的那位“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的左相来。李適之精明强干,是治世之能臣,然而他不幸在天宝年间为相,和李林甫同朝争权。李林甫是唐代有名的奸相,对待政敌心狠手辣。李適之简易不拘小节,但他也是一位明事理、辨是非的大臣。由此,他与清流名臣韩朝宗、韦坚等交好。当韩朝宗和韦坚都被李林甫构陷时,李適之惧不自安,上书求退,于是罢知政事,拜太子少保。李適之如愿以偿地从宦海中抽身而出。他非常高兴,和亲朋好友一起欢会饮宴,庆祝他的罢职,并写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是一首讽刺诗。“避贤初罢相”,“避贤”是避李林甫,而李林甫是他的政敌,又是有名的小人,绝对称不上贤臣。这里是语带讽刺的说法。既然罢相,则不如共乐圣明,一饮尽欢。可是,我敢摆酒宴客,但昔日的门前之客,因为自己左相的权势而趋附唯恐不及的那些人,今天又有几个来到这里的?语中充满了自我调侃和感叹之意。

究其原因,李適之因为与李林甫不和而罢相,早已在那些闻风趋势的人中间传开。在封建时代,一个人如果不再做官,那么他的朋友起码会少一大半;如果这个人因为得罪了当前炙手可热的红人而不再做官,那么他剩下的朋友因为避免嫌疑、畏仇避祸,又会少一大半。这种情况下,敢来赴李適之的宴席的人,自然是少之又少了。此处故意发问,实际上是在讽刺李林甫与这个凉薄的世道。

此诗三、四句用口语写尽世态炎凉,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李適之虽然主动解除相位,但李林甫依然没有放过他。他被认为是韩朝宗和韦坚的朋党,在退职后被贬为宜春太守。天宝六年,李林甫派御史罗希奭杀韦坚、李邕等人于贬所,罗至宜春,李適之恐惧,仰药自杀。其子李霅也被李林甫害死。

作者:黄鸣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33-34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4 21: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