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释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鉴赏】 说到王维的诗作,我们印象是诗中有画、诗中有乐、诗中有禅。但这首作于诗人十七岁时的作品,却不是以色彩、构图、声响或禅意取胜,而是以朴质与深厚见长。一如诗人的年龄所传达的讯息:纯真而质朴;一如诗人的学识所折射的光芒:深刻而浑厚。

《易经》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名重阳,亦称重九。重阳佳节,倍感思亲,因有此作。

年轻的士子独自游历在外,漂泊无依,孤独凄然。正如风雨中飘摇的一叶浮萍,找不到自己想要停泊的港湾。繁华的帝都对漂泊在外的士子而言只是“异乡”,他始终无法融入其中,他的自我感觉是“异客”。一个“独”字,两个“异”字,真切地道出了士子身处孤孑之境的感受。

时间是医治一切创伤的良药,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也许会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淡却,也许会在忙碌的生活中慢慢被挤压到情感的一隅。可淡却不是忘却,一隅仍是存在。生活的触媒(比如佳节)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拨动了这根敏感的心弦。此时,佳节时刻,思乡怀亲之情更易毫无节制地爆发出来,“每逢佳节倍思亲”即道出了思乡情感喷发的强度与力度。“每”字与“倍”字则强化了这种表达。在家乡,有着自己牵挂的亲人,有着自己熟悉的生活点滴,更有着许多美好的往日记忆。就是这样的种种情思,都在佳节时刻涌上心头,而此刻士子独自在外,则在对比的心绪中倍感孤孑。如果这种情绪只是偶尔一次触动客子的心绪,那么这应该是可以慢慢淡却的情思。事实却不是这样,这种思绪是经常的,而且每经历一次给人情感的挤压力度是加倍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体验,在王维用朴质无华的语言表述之后,再逢此心情,我们找不到更合适的语言去替代它——“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两句朴质的诗句,道出了“人之同有之情”,故而打动了太多游子离人之心,千古传唱,历久弥新。

若顺着作者的思绪,下面两句诗应该写诗人如何“倍思亲”,但诗人却宕开笔墨,换一种叙事视角,不是写自己如何“思亲”,而是遥想故乡兄弟们重九登高,插茱萸的热闹场面,写兄弟们所感到的缺憾——“遍插茱萸少一人”,于热闹处写冷清,佳节的团聚与热闹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伤感。这就使诗作更加迂回曲折,让诗意反复跳跃,既朴素自然,又显含蓄和深沉。

诗作开门见山,直切题意,中间宕开笔墨,却能收放自如,将客子在外身历佳节的内心情感体验细腻、真切地展示出来,千百年后,无出其右。

作者:刘琴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87-88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4 21: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