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氏 女
[宋]洪 迈
京师[1] 民石氏开茶肆,令幼女行茶[2] 。尝有丐者,病癫,垢污褴缕,直诣肆索饮。女敬而与之,不取钱。如是月余,每旦,择佳茗以待。其父见之,怒,逐去,笞女。女略不介意,供伺[3] 益谨。又数日,丐者复来,谓女曰:“汝能啜[4] 我残茶否?”女颇嫌不洁,少覆于地,即闻异香,亟饮之,便觉神清体健。丐者曰:“我吕翁[5] 也,汝虽无缘尽食吾茶,亦可随汝所愿,或富贵,或寿考,皆可。”女,小家女,不识贵,止求长寿,财物不乏。既去,具白父母,惊而寻之,已无见矣。女既笄[6] ,嫁一管营指挥使[7] ,后为吴燕王[8] 孙女乳母,受邑号[9] 。所乳女嫁高遵约[10] ,封康国太夫人。石氏寿百二十岁。
——《夷坚志》
【赏析】
这是一个做好事得好报的故事。
开茶馆家的一个小女孩,常常免费供应一个穷要饭的茶水,不想这个要饭的竟是吕仙翁,受他报答,这个女孩后来活了一百二十岁。
读者或许要说,这真是个大便宜事,施舍杯把茶水居然得到这般高的奖赏。
我说看似容易做来难。那个乞丐进茶馆喝茶不收他的钱,小孩家一般做得到,因不知物力维艰、不知打小算盘之故也。看他可怜,予以同情,小孩家也做得到,孟子早就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以下三点不容易做。第一,“敬而与之”,一般人难以做到,这非得诚心诚意、有“菩萨心肠”不可。同情易感,敬意难生,孔夫子就曾慨叹恭敬父母不易、“色养”最难(见《论语·为政》),何况对一个非亲非故的乞丐呢。第二,久而不厌难做。“如是月余,每旦,择佳茗以待。”其父笞责,“女略不介意,供伺益谨”。大凡人行善,一时发兴易,持之以恒难,“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乃人情之常,小女孩能这样,就不是“天良”一点了。第三,对“病癫,垢污褴缕”的乞丐没有排拒感、厌恶感,甚至还可以喝他喝过的残茶,这也是出乎常情的,圣人都说“恶臭”、“好好色”是自然之理,小女孩所做的恐怕就不是别人能做到的。
且莫视小事为易事,且莫轻小事而不为,小事做不来,大事决难成。看来人们也只得眼睁睁地让这小女孩占大便宜了。
还有一层。在吕仙翁道出自己身份,表示要给小女孩以重奖,让她选择富贵或长寿时,小女孩不加犹豫地选择了长寿,不求其他。后来果遂其愿。这也是挺有意思的。大凡人们对几种利益进行选择时,总会选择利益大的、实惠多的方面,所谓“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求熊掌也”。富贵尤为人所艳羡,鲜有弃之不取的,而这小女孩竟不加考虑。她后来不但长寿,也挺富贵,无心追求而竟得之,天道酬善,令人快意。她之所以长寿,也是因为无欲之故吧?吕翁的“或富贵,或寿考”的选择公式,其命意也很清楚,求富贵者难保寿考,不然的话,大腹便便的地行仙就头碰头了。
(汤华泉)
注 释
[1].京师:京城,此指开封。
[2].行茶:倒茶。
[3].供伺:供给,服侍。
[4].啜(chuò):喝。
[5].吕翁:即吕洞宾,中唐人,传说成仙,为八仙之一。
[6].既笄(jī):成年。
[7].管营指挥使:下级军官。
[8].吴燕王:赵佖,宋神宗第九子。
[9].受邑号:谓封县夫人。
[10].高遵约:亳州蒙城(今属安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