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代志怪小说:

 

词条 竹青 蒲松龄
释义

竹 青

[清]蒲松龄

鱼客,湖南人,忘其郡邑。家贫,下第归,资斧[1] 断绝。羞于行乞,饿甚,暂憩吴王庙[2] 中。拜祷神座,出卧廊下。忽一人引去,见王,跪白曰:“黑衣队[3] 尚缺一卒,可使补缺。”王曰:“可。”即授黑衣。既着身,化为乌,振翼而出。见乌友群集,相将俱去,分集帆樯。舟上客旅,争以肉向上抛掷,群于空中接食之。因亦尤效,须臾果腹。翔栖树杪,意亦甚得。逾二三日,吴王怜其无偶,配以雌,呼之“竹青”。雅相爱乐。鱼每取食,辄驯无机[4] 。竹青恒劝谏之,卒不能听。一日,有满兵过,弹之中胸。幸竹青衔去之,得不被擒。群乌怒,鼓翼搧波,波涌起,舟尽覆。竹青仍投饵哺鱼,鱼伤甚,终日[5] 而毙。忽如梦醒,则身卧庙中。先是,居人见鱼死,不知谁何,抚之未冷,故不时令人逻察之。至是,讯知其由,敛资送归。

后三年,复过故所,参谒吴王。设食,唤乌下集群啖,祝曰:“竹青如在,当止。”食已,并飞去。后领荐[6] 归,复谒吴王庙,荐以少牢[7] 。已,乃大设以飨乌友,又祝之。是夜宿于湖村,秉烛方坐,忽几前如飞鸟飘落,视之,则二十许丽人,冁然[8] 曰:“别来无恙乎?”鱼惊问之,曰:“君不识竹青耶?”鱼喜,诘所来。曰:“妾今为汉江神女,返故乡时常少。前乌使两道君情,故来一相聚也。”鱼益欣感,宛如夫妻之久别,不胜欢恋。生将偕与俱南,女欲邀与俱西,两谋不决。寝初醒,则女已起。开目,见高堂中巨烛荧煌,竟非舟中。惊起,问:“此何所?”女笑曰:“此汉阳也。妾家即君家,何必南!”天渐晓,婢媪纷集,酒炙已进。就广床[9] 上设矮几,夫妇对酌。鱼问:“仆何在?”答:“在舟上。”生虑舟人不能久待,女言:“不妨,妾当助君报之。”于是日夜谈宴,乐而忘归。舟人梦醒,忽见汉阳,骇绝。仆访主人,杳无音信。舟人欲他适,而缆结不解,遂共守之。积两月余,生忽忆归,谓女曰:“仆在此,亲戚断绝。且卿与仆,名为琴瑟[10] ,而不一认家门,奈何?”女曰:“无论妾不能往;纵往,君家自有妇,将何以处妾乎?不如置妾于此,为君别院[11] 可耳。”生恨道远,不能时至。女出黑衣,曰:“君向所着旧衣尚在,如念妾时,衣此可至;至时,为君解之。”乃大设肴珍,为生祖饯[12] 。既醉而寝,醒则身在舟中。视之,洞庭旧泊处也。舟人及仆俱在,相视大骇,诘其所往。生故怅然自惊。枕边一襆,检视,则女赠新衣袜履。黑衣亦折置其中。又有绣橐[13] 维絷[14] 腰际,探之,则金资充牣[15] 焉。于是南发,达岸,厚酬舟人而去。

归家数月,苦忆汉水,因潜出黑衣着之,两胁生翼,翕然凌空,经两时许,已达汉水。回翔下视,见孤屿中有楼舍一簇,遂飞堕。有婢子已望见之,呼曰:“官人至矣!”无何,竹青出,命众手为缓结,觉羽毛划然尽脱。握手入舍,曰:“郎来恰好,妾旦夕临蓐[16] 矣。”生戏问曰:“胎生乎?卵生乎?”女曰:“妾今为神,则皮骨已硬,应与曩异。”越数日,果产,胎衣厚裹,如巨卵然,破之,男也。生喜,名之“汉产”。三日后,汉水神女皆登堂,以服食珍物相贺。并皆佳妙,无三十以上人。俱入室就榻,以拇指按儿鼻,名曰“增寿”。既去,生问:“适来者皆谁何?”女曰:“此皆妾辈。其末后着藕白者,所谓‘汉皋解珮’[17] ,即其人也。”居数月,女以舟送之,不用帆楫,飘然自行。抵陆,已有人絷马道左,遂归。由此往来不绝。

积数年,汉产益秀美,生珍爱之。妻和氏,苦不育,每思一见汉产。生以情告女,女乃治任[18] ,送儿从父归,约以三月。既归,和爱之过于己出,过十余月,不忍令返。一日,暴病而殇。和氏悼痛欲死。生乃诣汉告女。入门,则汉产赤足卧床上,喜以问女。女曰:“君久负约,妾思儿,故招之也。”生因述和氏爱儿之故。女曰:“待妾再育,令汉产归。”又年余,女双生,男女各一,男名“汉生”,女名“玉珮”。生遂携汉产归。然岁恒三四往,不以为便,因移家汉阳。汉产十二岁,入郡庠[19] 。女以人间无美质,招去,为之娶妇,始遣归。妇名“卮娘”,亦神女产也。后和氏卒,汉生及妹皆来擗踊[20] 。葬毕,汉生遂留,生携玉珮去,自此不返。

——《聊斋志异》


【赏析】

这是一篇人鸟相恋的故事,写得真切动人。乌女竹青,行止未脱鸟性,而其形容、性情,宛然人间好女。他们的婚恋,也如同人间的好姻缘,甜蜜而又多磨难。

鱼客就是在穷途末路之际遭逢竹青的,是竹青给了他最大的同情和关怀。他们的结合虽是吴王的指配,却也有一定的心灵沟通。“鱼每取食,辄驯无机,竹青恒劝谏之,卒不能听。”这既见出鱼客谋生无方,也显出他的善良、忠厚,正是这样的穷书生,博得了竹青的同情和信任。《列子·黄帝》有一则关于鸥鹭忘机的故事,写的也是一个对鸥鸟无机心的人与鸥鸟为友,看来“无机”就是他们二人“雅相爱乐”的首要条件。不久,他们遇到了祸患,在祸患中竹青是那样勇敢地救护鱼客,正生动地体现了她对他的深情。

作为乌友的鱼客终因伤重身亡,又回到了人世,但他仍恋恋不忘乌群中的情侣。三年后经由故地,一再设食,祷告神灵,招寻竹青。这时远在汉水,做了神女的竹青,得到乌使的报告,急忙赶来相会。自从诀别后,竹青也一直在深切怀念鱼客,还一直保存着鱼客穿过的旧衣。一死一生,乃知交情。经历那场大患难之后,他们的感情自然就更深了。但是,这时又出现两个问题。其一,鱼客毕竟是凡人,“尘心未改思乡县”,虽经竹青一再以“妾家即君家”相留,乡思还不能消解。其二,鱼客家中已有妻室,他还想携竹青“一认家门”。这又是他们姻缘的新障碍。如何解决?鱼客很是天真,认为一归即了。竹青很冷静、很理智,她说:“无论妾不能往;纵往,君家自有妇,将何以处妾乎?”这确是实际情况。所以她提出如下解决办法:“不如置妾于此,为君别院可耳。”提出这种办法,她是付出情感和权益的巨大代价的。对鱼客的思归,她曾挽留再三,她是很不愿让心爱的人离别的,但最后还是不相强迫,“大设肴珍,为生祖饯”,显得十分宽容。她不愿与鱼客“俱南”,安于当远方的侧室,也是为鱼客着想的,为了避免激化家庭矛盾,她可以委曲。她的行事,是如此的有情有义。

最后他们当然获得了幸福,过上了自由自在的仙侣生活。有这样好的结果,就是因为人间那个家庭问题处置得当。竹青的大度大概也感化了鱼客原配和氏,所以鱼客可以一年数次来往汉江,甚至“移家汉阳”,与竹青相近,也未招致不满。和氏又苦不育,传宗接代的意念更胜过夫妇感情,在竹青把亲生子送给她抚养后,家庭关系就更融洽了。在和氏亡故,承祧有子、宗法义务已尽的情况下,鱼客得以解脱,竹青也结束了“别院”生活,他们才真正可以无拘无束地“雅相爱乐”。

这是一个多么优美漫长而艰难的“罗曼史”啊!鱼客为了得到美满的爱情,出生入死,抛弃功名;竹青可以长久地安于屈辱,以至割舍骨肉。在那种社会条件和他们自身条件下,他们要实现自己的夙愿,是不会那么容易,轻而易举地取得成功的。因此,这种成功,往往只存在于现实生活之外。《聊斋志异》一些篇章,在形式上搜神谈鬼,但反映的问题、表露的思想又是很有现实的针对性,应当说,这是志怪类作品的上乘。至于从妥协性、软弱性訾议这篇作品,那真是不明就里的扪钥之谈了。

(汤华泉)

注 释

[1].资斧:路费。

[2].吴王庙:在湖北阳新县富池口,祀东吴大将甘宁。据说其神灵以顺风助漕运,民间尊之为吴王。

[3].黑衣队:指卫队。这里亦暗指乌鸦。

[4].驯:驯服、善良。无机:没有点子,没有取巧的念头。

[5].终日:一天。

[6].领荐:考中举人。

[7].少牢:用羊猪祭祀。

[8].冁(chǎn)然:露出笑容。

[9].广床:大床。

[10].琴瑟:夫妇。

[11].别院:外室。

[12].祖饯:饯行。

[13].绣囊:刺绣的钱袋。

[14].维絷:系。

[15].充牣:充满。

[16].临蓐(rù):临产。

[17].汉皋解珮:传说古时有位郑交甫,经过湖北襄阳附近的汉皋台,遇到两位神女,神女将身上佩带的玉珮赠给了他。此处汉皋解珮代指神女。

[18].治任:准备行装。

[19].郡庠:州府学校。

[20].擗踊:哭拜。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1条古代志怪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代志怪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2: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