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小说:

 

词条 秦梦记 沈亚之
释义

秦梦记

沈亚之

太和初,沈亚之将之邠[1],出长安城,客橐泉邸舍。春时,昼梦入秦。主[2]内使廖,举亚之,秦公召至殿,膝前席曰:“寡人欲强国,愿知其方。先生何以教寡人?”亚之以昆彭、齐桓对。公悦,遂试补中涓,使佐西乞术伐河西。亚之帅将卒前攻,下五城。还报,公大悦,起劳曰:“大夫良苦,休矣。”居久之,公幼女弄玉婿箫史先死。公谓亚之曰:“微大夫,晋五城非寡人有。甚德大夫。寡人有爱女,而欲与大夫备洒扫,可乎?”亚之少自立,雅不欲遇幸臣蓄之。固辞,不得请,拜左庶长,尚公主[3],赐金二百斤。民间犹谓“箫家公主”。其日,有黄衣中贵骑疾马来,迎亚之入,宫阙甚严。呼公主出,鬒发,着偏袖衣,装不多饰。其芳姝明媚,笔不可模样。侍女祗承[4],分立左右者数百人。召见亚之便馆,居之。亚之于宫,题其门曰“翠微宫”,宫人呼“沈郎院”。虽备位下大夫,繇公主故,出入禁卫。公主喜凤箫,每吹箫,必翠微宫高楼上,声调远逸,能悲人,闻者莫不自废。公主七月七日生,亚之尝无贶寿[5]。内史廖曾为秦以女乐遗西戎,戎主与廖水犀两合。亚之从廖得以献公主。公主悦受,尝结裙带之上。穆公遇亚之礼兼同列,恩赐相望于道。复一年春,秦公之始平,公主忽无疾卒。公追伤不已。将葬咸阳原,公命亚之作挽歌,应教而作曰:

泣葬一枝红,生同死不同。

金钿坠芳草,香绣满春风。

旧日闻箫处,高楼当月中。

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

进公,公读词善之。时宫中有出声若不忍者,公随泣下。又使亚之作墓志铭,独忆其铭曰:

白杨风哭兮石甃髯莎。

杂英满地兮春色烟和。

珠愁粉瘦兮不生绮罗。

深深埋玉兮其恨如何!

亚之亦送葬咸阳原,宫中十四人殉之。

亚之以悼怅过戚,被病,卧在翠微宫。然处殿外特室,不入宫中矣。居月余,病良已。公谓亚之曰:“本以小女将托久要,不谓不得周奉君子而先物故。敝秦区区小国,不足辱大夫。然寡人每见子,即不能不悲悼。大夫盍适大国乎?”亚之对曰:“臣无状,肺腑公室,待罪右庶长,不能从死公主。君免罪戾,使得归骨父母国,臣不忘君恩,如今日。”

将去,公追酒高会,声秦声,舞秦舞,舞者击髆拊髀[6]呜呜,而音有不快,声甚怨。公执酒亚之前,曰:“寿。顾此声少善,愿沈郎赓扬[7]歌以塞别。”公命趣进笔砚。亚之受命,立为歌,辞曰:

击髆舞,恨满烟光无处所。

泪如雨,欲拟著辞不成语。

金凤衔红旧绣衣,

几度宫中同看舞。

人间春日正欢乐,

日暮东归何处去?

歌卒,授舞者,杂其声而道之,四座皆泣。既,再拜辞去。公复命至翠微宫,与公主侍人别。重入殿内时,见珠翠遗碎青阶下,窗纱檀点依然。宫人泣对亚之,亚之感咽良久,因题宫门,诗曰:

君王多感放东归,

从此秦宫不复期。

春景自伤秦丧主,

落花如雨泪燕脂。

竟别去。公命车驾送出函谷关。出关已,送吏曰:“公命尽此,且去。”亚之与别,语未卒,忽惊觉,卧邸舍。

明日,亚之与友人崔九万具道。九万,博陵人,谙古,谓余曰:“《皇览》云:‘秦穆公葬雍[8]橐泉祈年宫下。’非其神灵凭乎?”亚之更求得秦时地志,说如九万云。呜呼?弄玉既仙矣,恶[9]又死乎?

〔注〕

[1]邠(bīn):地名。在今陕西。

[2]主:延接宾客,此处言被接待。

[3]尚公主:娶公主为妻。

[4]祗(zhī)承:恭敬地侍奉。

[5]尝无贶(kuànɡ)寿:没有什么东西作为祝寿礼物。贶:馈赠。

[6]击髆(bó)拊髀(bì):拍打着肩膀和大腿。髆,通“膊”。

[7]赓扬:延续、发挥。

[8]雍:秦地名。在今陕西。

[9]恶(wū):为什么。

本篇选自《沈下贤文集》。

这篇小说在表现手法上颇有特色,它采取了“记梦体”形式,假托主人公的离奇梦境,铺叙了一个缥缈诡谲的故事。这种手法在古代小说中屡见不鲜,比较著名的有《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都是借梦幻写现实人生的佳作。《秦梦记》与上述小说相比略有不同,它所含寓的现实意义并不十分明显,而更侧重于感情的抒发。梦中得遇绝代佳人、国君爱女,并与之缔姻,这透射出古代士人心目中的一种人生幻想。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极为美满的婚姻模式。然而美梦无论怎样迷人,也终须醒来,它虽可使人怡悦一时,究竟不能取代现实。小说中饶有深意地写了弄玉的遽然夭亡,为这个浪漫的婚姻模式平添一抹虚渺悲凉的情氛。

小说中还穿插了作者的不少诗词,这未必不是出于作者借小说展示诗才的动机。通常情况下,诗歌所抒发的感情内涵自然有喜有悲,不过诗歌往往更适于抒写悲伤情怀。作者安排他笔下的绝世佳人弄玉一朝殂谢,自然就顺理成章地让身为弄玉之夫的沈亚之连作数篇深情绵邈、凄怆感人的悼亡之作。平心而论,这几首诗写得颇具幽艳哀婉格调,在悼亡诗中显然可以归入唯美一派,从诗的内容来看,它们很少有对夫妻共同生活的具体追怀,明显地缺乏生活实感,这本来是由于小说所营构的梦里情怀的特性所决定的。然而这些诗作都洋溢着对美的消失的无奈与惆怅。可以说,正是小说这种超现实的独特情境,为作者诗作的构思提供了一个自由飞翔、无拘束地舒展的精神空间。所以我们阅读这篇小说会感到很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韵致,它充分体现了文人小说的一种美学风格——不同于描写日常生活的写实性小说的平实明确,而显得波诡云谲、闪烁不定,情调纤美感伤。在这一方面,《秦梦记》很类似于唐代诗人李贺、李商隐等人的游仙诗,想象奇诡,意境迷离幻诞,为人们提供了一份独特的审美感受。

(孙丽华)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526条唐宋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 14: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