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小说:

 

词条 游仙窟 张鷟
释义

游仙窟

张鷟

若夫积石山者,在乎金城[1]西南,河所经也。《书》云:“导河积石,至于龙门。”[2]即此山是也。仆从汧陇[3],奉使河源[4]。嗟运命之迍邅[5],叹乡关之眇邈[6]。张骞[7]古迹,十万里之波涛;伯禹[8]遗踪,二千年之坂蹬。深谷带地,凿穿崖岸之形;高岭横天,刀削冈峦之势。烟霞子细,泉石分明。实天上之灵奇,乃人间之妙绝。目所不见,耳所不闻。

日晚途遥,马疲人乏。行至一所,险峻非常。向上则有青壁万寻,直下则有碧潭千仞。古老相传云:“此是神仙窟也。”人踪罕及,鸟路才通。每有香果琼枝,天衣锡钵,自然浮出,不知从何而至。

余乃端仰一心,洁斋[9]三日。缘细葛,泝[10]轻舟。身体若飞,精灵似梦。须臾之间,忽至松柏岩、桃华涧,香风触地,光彩遍天。

见一女子向水侧浣衣,余乃问曰:“承闻此处有神仙之窟宅,故来祗候[11]。山川阻隔,疲顿异常,欲投娘子,片时停歇;赐惠交情,幸垂听许。”女子答曰:“儿家堂舍贱陋,供给单疏,只恐不堪,终无吝惜。”余答曰:“下官是客,触事卑微,但避风尘,则为幸甚。”遂止余于门侧草亭中,良久乃出。

余问曰:“此谁家舍也?”女子答曰:“此是崔女郎之舍耳。”余问曰:“崔女郎何人也?”女子答曰:“博陵王之苗裔,清河[12]公之旧族也。容貌似舅,潘安仁[13]之外甥;气调如兄,崔季珪[14]之小妹。华容婀娜,天上无俦;玉体逶迤[15],人间少匹。辉辉面子,荏苒[16]畏弹穿;细细腰支,参差疑勒断。韩娥宋玉[17],见则愁生;绛树青琴[18],对之羞死。千娇百媚,造次[19]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须臾之间,忽闻内里调筝之声,仆因咏曰:

自隐多姿则,欺他独自眠。

故故将纤手,时时弄小弦。

耳闻犹气绝,眼见若为怜。

从渠痛不肯,人更别求天。

片时,遣婢桂心传语,报余诗曰:

面非他舍面,心是自家心。

何处关天事,辛苦漫追寻!

余读诗讫,举头门中,忽见十娘半面,余即咏曰:

敛笑偷残靥,含羞露半唇。

一眉犹叵耐[20],双眼定伤人。

又遣婢桂心报余诗曰:

好是他家好,人非着意人。

何须漫相弄,几许费精神!

于时夜久更深,沉吟不睡,彷徨徙倚[21],无便披陈[22]。彼诚既有来意,此间何能不答?遂申怀抱,因以赠书曰:

余以少娱声色,早慕佳期,历访风流,遍游天下。弹鹤琴于蜀郡,饱见文君;吹凤管于秦楼,熟看弄玉[23]。虽复赠兰解珮,未甚关怀;合卺[24]横陈,何曾惬意!昔日双眠,恒嫌夜短;今宵独卧,实怨更[25]长。一种天公,两般时节。遥闻香气,独伤韩寿之心[26];近听琴声,似对文君之面。向来见桂心谈说十娘,天上无双,人间有一。依依弱柳,束作腰支;焰焰横波,翻成眼尾。才舒两颊,孰疑地上无华;乍出双眉,渐觉天边失月。能使西施掩面,百遍烧妆[27];南国[28]伤心,千回扑镜。洛川回雪[29],只堪使叠衣裳;巫峡仙云[30],未敢为擎靴履。忿秋胡之眼拙,枉费黄金[31];念交甫之心狂,虚当白玉[32]。下官寓游胜境,旅泊闲亭,忽遇神仙,不胜迷乱。芙蓉生于涧底,莲子实深;木栖出于山头,相思日远。未曾饮炭,腹热如烧;不忆吞刃,肠穿似割。无情明月,故故临窗;多事春风,时时动帐。愁人对此,将何自堪!空悬欲断之肠,请救临终之命。元来不见,他自寻常;无故相逢,却交烦恼。敢陈心素,幸愿照知。若得见其光仪,岂敢论其万一!

书达之后,十娘敛色,谓桂心曰:“向来剧戏相弄,真成欲逼人。”余更又赠诗一首,其词曰:

今朝忽见渠姿首,

不觉殷勤着心口。

令人频作许叮咛,

渠家太剧难求守。

端坐剩心惊,愁来益不平。

看时未必相看死,

难时那许太难生。

沉吟处幽室,相思转成疾。

自恨往还疏,谁肯交游密。

夜夜空知心失眼,

朝朝无便投胶漆。

园里华开不避人,

闺中面子翻羞出。

如今寸步阻天津[33]

伊处留情更觅新。

莫言长有千金面,

终归变作一抄尘。

生前有日但为乐,

死后无春更著人。

只可倡佯[34]一生意,

何须负持百年身?

少时,坐睡,则梦见十娘。惊觉揽之,忽然空手。心中怅怏,复何可论,余因乃咏曰:

梦中疑是实,觉后忽非真。

诚知肠欲断,穷鬼故调人。

十娘见诗,并不肯读,即欲烧却,余即咏曰:

未必由诗得,将诗故表怜。

闻渠掷入火,定是欲相燃。

十娘读诗,悚息而起。匣中取镜,箱里拈衣,袨服靓妆[35],当阶正履。余又为诗曰:

薰香四面合,光色两边披。

锦障划然卷,罗帷垂半欹。

红颜杂绿黛,无处不相宜。

艳色浮妆粉,含香乱口脂。

鬓欺蝉鬓非成鬓,

眉笑蛾眉不是眉。

见许实娉婷,何处不轻盈。

可怜[36]娇里面,可爱语中声。

婀娜腰支细细许,

[37]眼子长长馨。

巧儿旧来镌未得,

画匠迎生摸不成。

相看未相识,倾城复倾国。

迎风帔[38]子郁金香,

照日裙裾石榴色。

口上珊瑚耐拾取,

颊里芙蓉堪摘得。

闻名腹肚已猖狂,

见面精神更迷惑。

心肝恰欲摧,踊跃不能裁。

徐行步步香风散,

欲语时时媚子开。

靥疑织女留星去,

眉似恒(姮)娥送月来。

含娇窈窕迎前出,

忍笑[39]返却回。

余遂止之曰:“既有好意,何须却入?”然后逶迤回面,[40]向前。

十娘敛手而再拜向下官,下官亦低头尽礼而言曰:“向见称扬,谓言虚假;谁知对面,恰是神仙。此是神仙窟也!”十娘曰:“向见诗篇,谓非凡俗;今逢玉貌,更胜文章。此是文章窟也!”

仆因问曰:“主人姓望何处?夫主何在?”十娘答曰:“儿是清河[41]崔公之末孙,适弘农[42]杨府君之长子。既成大礼,随父住于河西。蜀生狡猾,屡侵边境。兄及夫主,弃笔从戎,身死寇场,茕魂莫返。儿年十七,死守一夫;嫂年十九,誓不再醮[43]。兄即清河崔公之第五息,嫂即太原公之第三女。别宅于此,积有岁年。室宇荒凉,家途翦弊。不知上客从何而至?”

仆敛容而答曰:“下官望属南阳[44],住居西鄂。得黄石[45]之灵术,控白水[46]之余波。在汉则七叶貂蝉[47],居韩则五重卿相。鸣钟食鼎,积代衣缨。长戟高门,因循礼乐。下官堂构不绍[48],家业沦胥。青州刺史博望侯之孙,广武将军巨鹿侯之子。不能免俗,沉迹下寮。非隐非遁,逍遥鹏[49]之间;非吏非俗,出入是非之境。暂因驱使,至于此间。卒尔干烦,实为倾仰。”十娘问曰:“上客见任何官?”下官答曰:“幸属太平,耻居贫贱。前被宾贡[50],已入甲科;后属搜扬[51],又蒙高第。奉敕授关内道小县尉,见筦[52]河源道行军总管记室。频繁上命,徒想报恩;驰骤下寮,不遑宁处。”十娘曰:“少府[53]不因行使,岂肯相过?”下官答曰:“比不相知,阙为参展,今日之后,不敢差违。”

十娘遂回头唤桂心曰:“料理中堂,将少府安置。”下官逡巡而谢曰:“远客卑微,此间幸甚。才非贾谊,岂敢升堂!”十娘答曰:“向者承闻,谓言凡客,拙为礼贶[54],深觉面惭。儿意相当,事须引接。此间疏陋,未免风尘。入室不合推辞,升堂何须进退。”遂引入中堂。

于时金台银阙,蔽日干云。或似铜雀[55]之新开,乍如灵光[56]之且敞。梅梁桂栋,疑饮涧之长虹;反宇雕甍,若排天之矫凤。水精浮柱,的含星;云母饰窗,玲珑映日。长廊四注,争施玳瑁之椽;高阁三重,悉用琉璃之瓦。白银为壁,照耀于鱼鳞;碧玉缘陛,参差于雁齿。入穹崇之室宇,步步心惊;见傥阆[57]之门庭,看看眼碜。遂引少府升阶。下官答曰:“客主之间,岂无先后?”十娘曰:“男女之礼,自有尊卑。”下官迁延而退曰:“向来有罪过,忘不通五嫂。”十娘曰:“五嫂亦应自来,少府遣通,亦是周匝。”则遣桂心通,暂参屈五嫂。

十娘共少府语话,须臾之间,五嫂则至。罗绮缤纷,丹青[58]。裙前麝散,髻后龙盘。珠绳络翠衫,金薄涂丹履。余乃咏曰:

奇异妍雅,貌特惊新。

眉间月出疑争夜,

颊上华开似斗春。

细腰偏爱转,笑睑特宜颦。

真成物外奇稀物,

实是人间断绝[59]人。

自然能举止,可念无比方。

能令公子百重生,

巧使王孙千回死。

黑云裁两鬓,白雪分双齿。

织成锦袖骐麟儿,

刺绣裙腰鹦鹉子。

触处尽开怀,何曾有不佳。

机关太雅妙,行步绝娃[60]

傍人一一丹罗袜,

侍婢三三绿线鞋。

黄龙透入黄金钏,

白燕飞来白玉钗。

相见既毕,五嫂曰:“少府跋涉山川,深疲道路,行途届此,不及伤神。”下官答曰:“勉王事,色敢辞劳。”五嫂回头笑向十娘曰:“今朝闻乌鹊语,真成好客来。”下官曰:“昨夜眼皮[61],今朝见好人。”

即相随上堂。珠玉惊心,金银耀眼。五彩龙须席,银绣绿边毡;八尺象牙床,绯绫帖荐褥。车渠等宝,俱映优昙[62]之花;玛瑙真珠,并贯颇梨之线。文柏榻子,俱写豹头;兰草灯心,并烧鱼脑。管弦寥亮,分张北户之间;杯盏交横,列坐南窗之下。各自相让,俱不肯先坐。仆曰:“十娘主人,下官是客。请主人先坐。”五嫂为人饶剧[63],掩口而笑曰:“娘子既是主人母,少府须作主人公。”下官曰:“仆是何人,敢当此事!”十娘曰:“五嫂向来戏语,少府何须漫怕。”下官答曰:“必其不免,只须身当。”五嫂笑曰:“只恐张郎不能禁此事。”众人皆大笑。

一时俱坐,唤香儿取酒。俄尔中间,擎一大钵,可受三升已来,金钮铜环。金盏银杯,江螺海蚌。竹根细眼,树瘿蝎唇。九曲酒池,十盛饮器。觞则兕觥犀角,尫尫然置于座中;杓则鹅项鸭头,泛泛焉浮于酒上。遣小婢细辛酌酒,并不肯先提。五嫂曰:“张郎门下贱客,必不肯先提,娘子径须把取。”十娘则斜眼佯嗔曰:“少府初到此间,五嫂会些频频相弄!”五嫂曰:“娘子把酒莫嗔,新妇更亦不敢。”

酒巡到下官,饮乃不尽。五嫂曰:“何为不尽?”下官答曰:“性饮不多,恐为颠沛。”五嫂骂曰:“何由叵耐!女婿是妇家狗,打杀无文。终须倾使尽,莫漫造众诸!”十娘谓五嫂曰:“向来正首病发耶?”五嫂起谢曰:“新妇错大罪过。”因回头熟视下官曰:“新妇细见人多矣,无如少府公者。少府公乃是仙才,本非凡俗。”下官起谢曰:“昔卓王之女,闻琴识相如之器量;山涛之妻,凿壁知阮籍为贤人[64]。诚如所言,不敢望德。”十娘曰:“遣绿竹取琵琶弹,儿与少府公送酒。”

琵琶入手,未弹中间,仆乃咏曰:

心虚不可测,眼细强关情。

回身已入抱,不见有娇声。

十娘应声即咏曰:

怜肠忽欲断,忆眼已先开。

渠未相撩拨,娇从何处来?

下官当见此诗,心胆俱碎,下床起谢曰:“向来惟睹十娘面,如今乃始见十娘心。足使班婕妤扶轮,曹大家[65]阁笔,岂可同年而语、共代而论哉!”请索笔砚,抄写置于怀袖。抄诗讫,十娘弄曰:“少府公非但词句妙绝,亦自能书;笔似青鸾,人同白鹤。”下官曰:“十娘非直才情,实能吟咏。谁知玉貌,恰有金声。”十娘曰:“儿近来患嗽,声音不彻。”下官答曰:“仆近来患手,笔墨未调。”五嫂笑曰:“娘子不是故夸,张郎复能应答。”

十娘来语五嫂曰:“向来纯当漫剧,元来无次第,请五嫂当作酒章[66]。”五嫂答曰:“奉命不敢,则从娘子。不是赋古诗云,断章取意,唯须得情,若不惬当,罪有科罚。”十娘即遵命曰: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67]

次,下官曰:

南有樛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68]

五嫂即曰:

折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69]

又次,五嫂曰: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70]

次,十娘曰:

女也不爽,士二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71]

次,下官曰:

穀则异室,死则同穴。

谓余不信,有如曒日。[72]

五嫂笑曰:“张郎心专,赋诗太有道理。俗谚曰:‘心欲专,凿石穿。’诚能思之,何远之有!”其时,绿竹弹筝,五嫂咏筝曰:

天生素面能留客,

发意关情并在渠。

莫怪向者频声战,

良由得伴乍心虚。

十娘曰:五嫂咏筝,儿咏尺八[73]——

眼多本自令渠爱,

口少元来每被侵。

无事风声彻他耳,

教人气满自填心。

下官又谢曰:“尽善尽美,无处不佳。此是下愚,预闻高唱。”

少时,桂心将下酒物来:东海鲻条,西山凤脯;鹿尾鹿舌,干鱼炙鱼;雁醢荇葅,鹑桂糁;熊掌兔髀,雉臎豺唇。百味五辛,谈之不能尽,说之不能穷。十娘曰:“少府亦应太饥。”唤桂心盛饭。下官曰:“向来眼饱,不觉身饥。[74]

十娘笑曰:“莫相弄!且取双六局来,共少府公赌酒。”仆答曰:“下官不能赌酒,共娘子赌宿。”十娘问曰:“若为赌宿?”余答曰:“十娘输筹,则共下官卧一宿;下官输筹,则共十娘卧一宿。”十娘笑曰:“汉骑驴则胡步行,胡步行则汉骑驴,总悉输他便点。儿递换作,少府公太能生。”五嫂曰:“新妇报娘子,不须赌来赌去,今夜定知娘子不免。”十娘曰:“五嫂时时漫语,浪与少府作消息。[75]”下官起谢曰:“元来知剧,未敢承望。”

局至,十娘引手向前。眼子盱[76],手子腽腯[77]。一双臂腕,切我肝肠;十个指头,刺人心髓。下官因咏局曰:

眼似星初转,眉如月欲消。

先须捺后脚,然使勒前腰。

十娘则咏曰:

勒腰须巧快,捺脚更风流。

但令细眼合,人自分输筹。

须臾之间,有一婢名琴心,亦有姿首,到下官处,时复偷眼看。十娘欲似不快。五嫂大语嗔曰:“知足不辱,人生有限。娘子欲似皱眉,张郎不须斜眼。”十娘佯作色嗔曰:“少府关儿何事,五嫂频频相恼!”五嫂曰:“娘子向来频盼少府,若非情想有所交通,何因眼脉朝来顿引?”十娘曰:“五嫂自隐心偏,儿复何曾眼引。”五嫂曰:“娘子不能,新妇自取。”十娘答曰:“自问少府,儿亦不知。”

五嫂遂咏曰:

新华发两树,分香遍一林。

迎风转细影,向日动轻阴。

戏蜂时隐见,飞蝶远追寻。

承闻欲采摘,若个动君心?

下官谓:“为性贪多,欲两华俱采。”五嫂答曰:

暂游双树下,遥见两枝芳。

向日俱翻影,迎风并散香。

戏蝶扶丹萼,游蜂入紫房。

人今总摘取,各著一边厢。

五嫂曰:“张郎太贪生,一箭射两垛。”十娘则谓曰:“遮三不得一,觅两都卢失。”五嫂曰:“娘子莫分疏。兔入狗突里,知复欲何如!”下官即起谢曰:“乞浆得酒,旧来伸口;打兔得獐,非意所望。”十娘曰:“五嫂如许大人,专拟和合此事!少府谓言儿是九泉下人,明日在外处,谈道儿一钱不直。”下官答曰:“向来承颜色,神气顿尽;又见清谈,心胆俱碎。岂敢在外谈说,妄事加诸?忝预人流,宁容如此!伏愿欢乐尽情,死无所恨!”

少时,饮食俱到,薰香满室。赤白兼前,穷海陆之珍羞,备川原之果菜。肉则龙肝凤髓,酒则玉醴琼浆。城南雀噪之禾,江上蝉鸣之稻。鸡雉臛,鳖醢鹑羹。椹下肥肫,荷间细鲤。鹅子鸭卵,照曜于银盘;麟脯豹胎,纷纶于玉叠。熊腥纯白,蟹酱纯黄。鲜鲙共红缕争辉,冷肝与青丝乱色。蒲桃甘蔗,枣石榴。河东紫盐,岭南丹橘。敦煌八子柰,青门五色瓜。太谷张公之梨,房陵朱仲之李。东王公之仙桂,西王母之神桃。南燕牛乳之椒,北赵鸡心之枣[78]。千名万种,不可具论。

下官起谢曰:“予与夫人娘子,本不相识,暂缘公使,邂逅相遇。玉馔珍奇,非常厚重,粉身灰骨,不能酬谢。”五嫂曰:“亲则不谢,谢则不亲。幸愿张郎,莫为形迹。”下官答曰:“既奉恩命,不敢辞逊。”当此之时,气便欲绝,不觉转眼,时复偷看十娘。十娘曰:“少府莫看儿!”五嫂曰:“还相弄!”

下官咏曰:

忽然心里爱,不觉眼中怜。

未关双眼曲,直是寸心偏。

十娘咏曰:

眼心非一处,心眼旧分离。

直令渠眼见,谁遣报心知。

下官咏曰:

旧来心使眼,心思眼即传。

由心使眼见,眼亦共心怜。

十娘咏曰:

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

谁家解事眼,副著可怜心?

于时五嫂遂向果子上作机警曰:“但问意如何,相知不在枣。”十娘曰:“儿今正意密,不忍即分梨。”下官曰:“忽遇深恩,一生有杏。”五嫂曰:“当此之时,谁能忍柰!”十娘曰:“暂借少府刀子割梨。”下官咏刀子曰:

自怜胶漆重,相思意不穷。

可惜尖头物,终日在皮中。

十娘咏鞘曰:

数捺皮应缓,频磨快转多。

渠今拔出后,空鞘欲如何?

五嫂曰:“向来渐渐入深也。即索棋局,共少府赌酒。”下官得胜。五嫂曰:“围棋出于智慧,张郎亦复太能。”下官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且休却。”五嫂曰:“何为即休?”下官咏曰:

向来知道径,生平不忍欺。

但令守行迹,何用数围棋!

五嫂咏曰:

娘子为性好围棋,

逢人剧戏不寻思。

气欲断绝先挑眼,

既得速罢即须迟。

十娘见五嫂频弄,佯嗔不笑。余咏曰:

千金此处有,一笑待渠为。

不望全露齿,请为暂颦眉。

十娘咏曰:

双眉碎客胆,两眼判君心。

谁能用一笑,贱价买千金?

当时有一破铜熨斗在于床侧,十娘忽咏曰:

旧来心肚热,无端强熨他。

即今形势冷,谁肯重相磨!

下官咏曰:

若冷头面在,生平不熨空。

即今虽冷恶,人自觅残铜。

众人皆笑。

十娘唤香儿为少府设乐,金石并奏,箫管间响。苏合弹琵琶,绿竹吹筚篥。仙人鼓瑟,玉女吹笙。玄鹤俯而听琴,白鱼跃而应节。清音咷叨,片时则梁上尘飞;雅韵铿锵,卒尔则天边雪落。一时忘味[79],孔丘留滞不虚;三日绕梁[80],韩娥余音是实。十娘曰:“少府稀来,岂不尽乐!五嫂太能作舞,且劝作一曲。”亦不辞惮,遂即逶迤而起,婀娜徐行。虫蛆面子,妒杀阳城;蚕贼容仪,迷伤下蔡。举手顿足,雅合宫商。顾后窥前,深知曲节。欲似蟠龙婉转,野鹄低昂。回面则日照莲花,翻身则风吹弱柳。斜眉盗盼,异种姑;缓步急行,穷奇造凿。罗衣熠耀,似翠凤之翔云;锦袖纷披,若青鸾之映水。千娇眼子,天上失其流星;一搦腰支,洛浦愧其回雪。光前艳后,难遇难逢;进退去来,希闻希见。

两人俱起舞,共劝下官。下官遂作而谢曰:“沧海之中难为水,霹雳之后难为雷。不敢推辞,定为丑拙。”遂起作舞。桂心咥咥然[81]低头而笑。十娘问曰:“笑何事?”桂心答曰:“笑儿等能作音声。”十娘曰:“何处有能?”答曰:“若其不能,何因百兽率舞?”下官笑曰:“不是百兽率舞,乃凤凰来仪也。”一时大笑。五嫂谓桂心曰:“莫令曲误,张郎频顾。”桂心曰:“不辞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下官曰:“路逢西施,何必须识。”遂舞,著词曰:

从来巡绕四边,

忽逢两个神仙。

眉上冬天出柳,

颊中旱地生莲。

千看千处妩媚,

万看万种妍[82]

今宵若其不得,

[83]命过与黄泉!

又一时大笑。

舞毕,因谢曰:“仆实庸才,得陪清赏。赐垂音乐,惭荷不胜。”十娘咏曰:

得意似鸳鸯,情乖若胡越。

不向君边尽,更知何处歇?

十娘曰:“儿等并无可收采,少府公云:‘冬天出柳,旱地生莲’,总是相弄也。”下官答曰:“十娘面上非春,翻生柳叶。”十娘应声答曰:“少府头中有水,何不生莲花?”下官笑曰:“十娘机警,异同著便。”十娘答曰:“得便不能与,明年知有何处?”

于时砚在床头,下官因咏笔砚曰:

摧毛任便点,爱色转须磨。

所以研难竟,良由水太多。

十娘忽见鸭头铛子,因咏曰:

嘴长非为嗍,项曲不由攀。

但令脚直上,他自眼双翻。

五嫂曰:“向来太大不逊,渐渐入深也。”

于时乃有双燕子,梁间相逐飞,仆咏曰:

双燕子,联翩几万回。

强知人是客,方便恼他来。

十娘咏曰:

双燕子,可可事风流。

即令人得伴,更亦不相求。

酒巡到十娘,下官咏酒杓子曰:

尾动惟须急,头低则不平。

渠今合把爵,深浅任君情。

十娘咏盏曰:

发初先向口,欲竟渐升头。

从君中道歇,到底即须休。

下官翕然而起,谢曰:“十娘词句,事尽入神,乃是天生,不关人学。”五嫂曰:“张郎新到,无可散情,且游后园,暂适怀抱。”

其时园内,杂果万株,含青吐绿;丛花四照,散紫翻红。激石鸣泉,疏岩凿磴。无冬无夏,娇莺乱于锦枝;非古非今,花鲂跃于银池。婀娜蓊茸,清冷。鹅鸭分飞,芙蓉间出。大竹小竹,夸渭南之千亩;华含花开,笑河阳之一县。青青岸柳,丝条拂于武昌;赫赫山杨,箭干稠于董泽。

余乃咏花曰:

风吹遍树紫,日照满池丹。

若为交暂折,擎就掌中看。

十娘咏曰:

映水俱知笑,成蹊竟不言。

即今无自在,高下任渠攀。

下官即起谢曰:“君子不出游言,意言不胜再。娘子恩深,请五嫂等各制一篇。”下官咏曰:

昔时过小苑,今朝戏后园。

两岁梅花匝,三春柳色繁。

水明鱼影静,林翠鸟歌喧。

何须杏树岭,即是桃花源。

十娘咏曰:

梅蹊命道士,桃涧伫神仙。

旧鱼成大剑,新龟类小钱。

水湄惟见柳,池曲且生莲。

欲知赏心处,桃花落眼前。

五嫂咏曰:

极目游芳苑,相将对花林。

露净山光出,池鲜树影沉。

落花时泛酒,歌鸟惑鸣琴。

是时日将夕,摧樽就树阴。

当时,树上忽有一李子落下官怀中,下官咏曰:

问李树,如何意不同?

应来主手里,翻入客怀中?

五嫂即报诗曰:

李树子,元来不是偏。

巧知娘子意,掷果[84]到渠边。

于时,忽有一蜂子飞上十娘面上,十娘咏曰:

问蜂子,蜂子太无情。

飞来蹈人面,欲似意相轻?

下官代蜂子答曰:

触处寻芳树,都庐少物华。

试从香处觅,正值可怜花。

众人皆拊掌而笑。

其时,园中忽有一雉。下官命弓箭射之,应弦而倒。五嫂笑曰:“张郎才器,乃是曹植天然;今见武功,又复子南夫也。今共娘子相配,天下惟有两人耳。”十娘因见射雉,咏曰:

大夫巡麦陇,处子习桑间。

若非由一箭,谁能为解颜。

仆答曰:

心绪恰相当,谁能护短长。

一床无两好,半丑亦何妨。

五嫂曰:“张郎射长垛如何?”仆答曰:“且得不阙事而已。”遂射之,三发皆绕遮齐,众人称好。十娘咏弓曰:

平生好须弩,得挽则低头。

闻君把投快,更乞五三筹。

下官答曰:

缩干全不到,抬头则大过。

若令脐下入,百放故筹多。

于时,日落西渊,月临东渚。五嫂曰:“向来调谑,无处不佳。时既曛黄,且还房室,庶张郎共娘子安置。”十娘曰:“人生相见,且论杯酒,房中小小,何暇匆匆!”遂引少府向十娘卧处。屏风十二扇,画障五三张。两头安彩幔,四角垂香囊。槟榔豆蔻子,苏合绿沉香。织文安枕席,乱彩叠衣箱。相随入房里,纵横照罗绮。莲花起镜台,翡翠生金履。帐口银虺装,床头玉狮子。十重蛩毡,八叠鸳鸯被。数个袍袴,异种娇媱,姿质天生有,风流本性饶。红衫窄裹小撷臂,绿袂帖乱细缠腰。时将帛子拂,还投和香烧。妍华天性足,由来能装束。敛笑正金钗,含娇累绣褥。梁家妄称梳发缓,京兆何曾画眉曲。

十娘因在后,沉吟久不来。余问五嫂曰:“十娘何处去,应有别人邀?”五嫂曰:“女人羞自嫁,方便待渠招。”言语未毕,十娘则到。仆问曰:“旦来披雾,香处寻花,忽遇狂风,莲中失藕。十娘何处漫行去来?”十娘回头笑曰:“星留织女,遂处人间,月待恒(姮)娥,暂归天上。少府何须苦相怪!”

于时两人对坐,未敢相触,夜深情急,透死忘生。仆乃咏曰:

千看千意密,一见一怜深。

但当把手子,寸斩亦甘心。

十娘敛色却行。五嫂咏曰:

他家解事在,未肯辄相嗔。

径须刚捉著,遮莫造精神。

余时把著手子,忍心不得,又咏曰:

千思千肠热,一念一心焦。

若为求守得,暂借可怜腰。

十娘又不肯,余捉手挽,两人争力。五嫂咏曰:

巧将衣障口,能用被遮身。

定知心肯在,方便故邀人。

十娘失声成笑,婉转入怀中。当时腹里癫狂,心中沸乱,又咏曰:

腰支一遇勒,心中百处伤。

但若得口子,余事不承望。

十娘嗔咏曰:

手子从君把,腰支亦任回。

人家不中物,渐渐逼他来。

十娘曰:“虽作拒张,又不免输他口子。”口子郁郁,鼻似薰穿;舌子芬芳,颊疑钻破。

五嫂咏曰:

自隐风流到,人前法用多。

计时应拒得,佯作不禁他。

十娘曰:“昔日曾经自弄他,今朝并悉从人弄。”下官起,谘请曰:“十娘有一思事,亦拟申论,犹自不敢即道,请五嫂处分。”五嫂曰:“但道,不须避讳。”余因咏曰:

药草俱尝遍,并悉不相宜。

惟须一个物,不道自应知。

十娘答咏曰:

素手曾经捉,纤腰又被将。

即今输口子,余事可平章。

下官敛手而答曰:“向来惶惑,实畏参差。十娘怜愍客人,存其死命,可谓白骨再肉,枯树重花。伏地叩头,殷勤死罪。”五嫂因起谢曰:“新妇曾闻,线因针而达,不因针而;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亲。新妇向来专心为勾当,已后之事不敢预知。娘子安稳,新妇向房卧去也。”

于时夜久更深,情急意密。鱼灯四面照,蜡烛两边明。十娘即唤桂心,并呼芍药:“与少府脱靴履,叠袍衣,阁幞头,挂腰带。”然后自与十娘施绫帔,解罗裙,脱红衫,去绿袜。花容满目,香风裂鼻。心去无人制,情来不自禁。插手红裈,交脚翠被;两唇对口,一臂支头。拍搦奶房间,摩挲髀子上。一啮一意快,一勒一心伤。鼻里痠[85],心里结缭。少时眼花耳热,脉胀筋舒,始知难逢难见,可贵可重。俄顷中间,数回相接。

谁知可憎病鹊,夜半惊人;薄媚狂鸡,三更唱晓。遂则被衣对坐,泣泪相看。下官拭泪而言曰:“所恨别易会难,去留乖隔。王事有限,不敢稽停;每一寻思,痛深骨髓。”十娘曰:“儿与少府,平生未展,邂逅新交,未尽欢娱,忽嗟别离,人生聚散,知复如何!”因咏曰:

元来不相识,判自断知闻。

天公强多事,今遣若为分!

仆乃咏曰:

积愁肠已断,悬望眼应穿。

今宵莫闭户,梦里向渠边。

少时,天晓已后,两人俱泣,心中哽咽,不能自胜。侍婢数人,并皆歔欷,不能仰视。五嫂曰:“有同必异,自昔攸然,乐尽哀生,古来常事。愿娘子稍自割舍。”下官乃将衣袖与娘子拭泪。十娘乃作别诗曰:

别时终是别,春心不值春。

羞见孤鸾影,悲看一骑尘。

翠柳开眉色,红桃乱脸新。

此时君不在,娇莺弄杀人。

五嫂咏曰:

此时经一去,谁知隔几年!

双凫伤别绪,独鹤惨离弦。

怨起移酲后,愁生落醉前。

若使人心密,莫惜马蹄穿。

下官咏曰:

忽然闻道别,愁来不自禁。

眼下千行泪,肠悬一寸心。

两剑俄分匣,双凫忽异林。

殷勤惜玉体,勿使外人侵。

十娘小名琼英,下官因咏曰:

卞和山未斫,羊雍地不耕。

自怜无玉子,何日见琼英?

十娘应声咏曰:

凤锦行须赠,龙梭久绝声。

自恨无机杼,何日见文成?[86]

下官瞿然,破愁成笑。

遂唤奴曲琴,取相思枕,留与十娘以为记念,因咏曰:

南国传椰子,东家赋石榴。

聊将代左腕,长夜枕渠头。

十娘报以双履,报诗曰:

双凫乍失伴,两燕还相属。

聊以当儿心,竟日承君足。

下官又遣曲琴取扬州青铜镜,留之与十娘,并赠之诗曰:

仙人好负局,隐士屡潜观。

映水菱光散,临风竹影寒。

月下时惊鹊,池边独舞鸾。

若道人心变,从渠照胆看。

十娘又赠手中扇,咏曰:

合欢游璧水,同心侍华阙。

飒飒似朝风,团团如夜月。

鸾姿侵雾起,鹤影排空发。

希君掌中握,勿使恩情歇!

下官辞谢讫,因遣左右取益州新样锦一匹,直奉五嫂,因赠诗曰:

今留片子信,可以赠佳期。

裁为八幅被,时复一相思。

五嫂遂抽金钗送张郎,因报诗曰:

儿今赠君别,情知后会难。

莫言钗意小,可以挂渠冠。

更取滑州小绫子一匹,留与桂心、香儿数人共分。桂心已下,或脱银钗,落金钏,解帛子,施罗巾,皆白送张郎,曰:“好去。若因行李,时复相过。”香儿因咏曰:

大夫存行迹,殷勤为数来。

莫作浮萍草,逐浪不知回!

下官拭泪而言曰:“犬马何识,尚解伤离;鸟兽无情,由知怨别。心非木石,岂忘深恩!”十娘报诗曰:

他道愁胜死,儿言死胜愁。

愁来百处痛,死去一时休。

又咏曰:

他道愁胜死,儿言死胜愁。

日夜悬心忆,知隔几年秋!

下官咏曰:

人去悠悠隔两天,

未审迢迢度几年?

纵使身游万里外,

终归意在十娘边。

十娘咏诗曰:

天涯地角知何处,

玉体红颜难再遇。

但令翅羽为人生,

会些高飞共君去。

下官不忍相看,忽把十娘手子而别。行至二三里,回头看数人犹在旧处立。余时渐渐去远,声沉影灭,顾瞻不见,恻怆而去。

行到山口,浮舟而过。夜耿耿而不寐,心茕茕而靡托。既怅恨于啼猿,又凄伤于别鹄。饮气吞声,天道人情,有别必怨,有怨必盈。去日一何短,来宵一何长!比目绝对,双凫失伴。日日衣宽,朝朝带缓。口上唇裂,胸间气满。泪脸千行,愁肠寸断。端坐横琴,涕血流襟。千思竞起,百虑交侵。独颦眉而永结,空抱膝而长吟:

望神仙兮不可见,

普天地兮知余心。

思神仙兮不可得,

觅十娘兮断知闻,

欲闻此兮肠亦乱,

更见此兮恼余心!

〔注〕

[1]金城:地名,在今甘肃皋兰县西北黄河北岸。

[2]“《书》云”句:《书》即《尚书》,引句出自《禹贡》。

[3]汧(qiān)陇:汧,水名,渭河支流,源出甘肃六盘山南麓。陇,六盘山南麓之称谓。

[4]河源:黄河的发源地。

[5]迍邅(zhūn

zhān):十分不得志的样子。

[6]眇邈(miǎo

miǎo):久远。

[7]张骞(qiān):西汉人,曾两次出西域,在西北沙漠中曾辗转数十载,后文所云“十万里之波涛”即指沙漠。

[8]伯禹:即大禹,因大禹的父亲鲧为崇伯,故称其为伯禹。

[9]洁斋:即斋戒。

[10]泝:即溯。

[11]祗(zhī)候:恭候,问候。

[12]博陵、清河:均为地名,亦均为崔姓的郡望。

[13]潘安仁:晋代诗人潘岳字安仁,据说他姿容秀美,故有“貌比潘安”之说。

[14]崔季珪:魏时人崔琰,字季珪,《魏志》说他“声姿高畅,眉目疏朗”。这两句说这位女郎的美丽,简直就是潘岳的外甥,崔琰的妹妹。

[15]逶迤(wēi

yí):本指曲折的样子,这里指身材美丽。

[16]荏苒(rěn

rán):柔弱的样子。

[17]韩娥:古代极善唱歌的人,传说她过齐,唱了一曲悲伤的歌,齐人听了许多天都很悲哀。宋玉:楚国人,曾对楚王说,他东边邻居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偷看了他三年,他也不为所动。这两句说这位女郎极美,连韩娥、宋玉看到她都会因爱而生愁。

[18]绛树青琴:绛树,古代歌女名;青琴,古之神女。

[19]造次:轻易。

[20]叵耐:不可忍耐。

[21]彷徨徙倚:坐立不安,留恋徘徊。

[22]无便披陈:没有机会表达自己。

[23]弹鹤琴于蜀郡,饱见文君:司马相如以琴曲挑逗卓文君。吹凤管于秦楼,熟看弄玉:萧史善吹箫,后娶得秦穆公之女弄玉。此二句其实不过是说他在秦蜀两地见过许多美女。

[24]合卺(jǐn):古代的结婚仪式。卺,本指瓢。

[25]更:夜间的计时单位。

[26]遥闻香气,独伤韩寿之心:韩寿,晋朝人,贾充任其为司空掾,贾充的女儿爱上了他,他夜间翻墙进去约会,贾女赠他西域奇香,后被贾充知道,便把女儿嫁给了他。这里是说他闻到了香气却又不能接近。

[27]百遍烧妆:即说令西施嫉妒,把衣服都烧了。

[28]南国:曹植《杂诗》云“南国有佳人,容颜若桃李”。此亦指佳人。

[29]洛川回雪:指宓妃。曹植《洛神赋》中曾用“回风舞雪”来形容宓妃的美丽。

[30]巫峡仙云:指高唐神女。宋玉《高唐赋》中说楚襄王梦见的神女自称巫山之女。

[31]忿秋胡之眼拙,枉费黄金:秋胡,春秋时鲁国人,出外求官几年,回家途中见一采桑女,赠金挑之,不从。后方知即其妻。这句是夸十娘如同秋胡的妻子那样坚贞,不为金钱所动。

[32]念交甫之心狂,虚当白玉:《列仙传》记载郑交甫游江滨,遇二神女而不知,二女赠其玉佩,交甫悦,受佩而去,数十步,玉佩便消失了。

[33]天津:与天相通的渡口。

[34]倡佯:即徜徉。

[35]袨服靓妆:袨,即炫。打扮漂亮。

[36]可怜:可爱。

[37](lián huà):当为“(dān)”,亦云“”,即目光淫乱的样子。

[38]帔(pèi):即披肩之类的服饰。

[39](yīnɡménɡ):即新娘子。[40](yā):当为“”,娇媚的样子。

[41]清河:汉郡国名。

[42]弘农:地名,今陕西、河南交界一带。

[43]再醮(jiào):再嫁。

[44]南阳:张姓之郡望。

[45]黄石:即黄石公,传给张良一卷天书的神仙。此句不过说他姓张而已。

[46]白水:东汉光武帝刘秀出生于南阳白水乡,谶称其为“白水真人”。此句不过说自己生于南阳。

[47]在汉则七叶貂蝉:此指汉时之张汤,其人子孙相继为官。

[48]堂构不绍:即不能继承家业。

[49]逍遥鹏

:在《庄子·逍遥游》中,鹏是一种很大的鸟,它可以上飞九万里;而则是一种小鸟,只能飞几尺高。此处作者意指自己在有志与无志之间。

[50]宾贡:古代州郡向朝廷推荐人才,以宾礼对待,贡于京师。

[51]搜扬:访求推举。

[52]筦:即“管”字。

[53]少府:县尉的别称。县令称为“明府”,县尉职位低于县令,故称“少府”。

[54]拙为礼贶(kuànɡ):没能按礼款待。贶,礼物,赠品。

[55]铜雀:即铜雀台,曹操所建。

[56]灵光:即灵光殿,汉景帝子鲁恭王所建。

[57]傥阆:即“傥朗”,昏暗不明的样子。

[58](wěi)晔:光彩照人的样子。

[59]断绝:前所未有。

[60]娃(chái):娇媚的样子。

[61](shùn):眼跳。

[62]优昙:梵语的音译,无花果的一种,意译即“祥瑞花”。

[63]饶剧:即善于开玩笑。

[64]山涛之妻,凿壁知阮籍为贤人:《世说新语》载山涛与阮籍、嵇康友善。一次,二人来访,留宿,山妻凿壁偷看,第二天对山涛说你都不如他们。

[65]班婕妤、曹大家:汉代两个才女。班婕妤为《汉书》作者班彪之姑,曹大家即班昭,为班彪之女。

[66]酒章:即酒令。

[67]“关关雎鸠”诗:此为《诗经·周南·关雎》四句,十娘吟此诗意思是说美丽的女人,君子都喜欢去追求。

[68]“南有樛木”诗:此为《诗经·汉广》四句,作者吟此诗是说虽然有这么好的女人,却无法追求到。此处“樛”当为“乔”字。

[69]“折薪如之何”诗:此为《诗经·南山》四句,五嫂吟此诗是说要想追求到这个人,得有媒人。此处“折”当为“析”字。

[70]“不见复关”诗:此为《诗经·氓》中四句,意谓,不见他来,非常悲伤,见他来了,极为高兴。

[71]“女也不爽”诗:此亦为《诗经·氓》中四句,意谓男子若三心二意就很不好。

[72]“穀则异室”诗:此为《诗经·大车》中四句,等于是作者在发誓。

[73]尺八:一种乐器名,有人说即竖笛。

[74]向来眼饱,不觉身饥:此意为已饱餐了秀色。

[75]浪与少府作消息:即随便给他递了消息。

[76]盱(xū):张目看。

[77]腽腯(wà

tú):丰腴之意。

[78]枣:谐音“早”字。下之“梨”谐“离”;“杏”谐“幸”;“柰”即“奈”,李子。

[79]一时忘味:孔子在齐,闻韶乐,三月而不知肉味。

[80]三日绕梁:用韩娥过齐之典,见前“韩娥”注。

[81]咥(xì)然:大笑的样子。

[82](pián)妍:美好的样子。

[83]刾:同“刺”字。

[84]掷果:潘岳美姿容,每出门,妇女掷果满车。

[85]痠

(suān nüè):“痠”,即酸痛;“”,即“疟”,疟疾。

[86]自恨无机杼,何日见文成:此语双关。文,即“纹”,意思是说没有机杼,怎么能织成布呢。但作者张

又字文成,又含有何时相见的意思。

本篇《唐人小说》录载。

作者自叙从汧陇奉使河源,因日晚途遥,马疲人乏,遂投宿一个相传为“神仙窟”的第宅。女主人十娘及五嫂殷勤相待,以诗文相酬答,调笑戏谑,宴饮校射,后由五嫂为“媒”,将十娘“嫁”与“我”,两人旦晨洒泪而别。

本篇描写的是作者旅途中的一段感情经历。就基本思想倾向而言,《游仙窟》是浅薄庸俗的。然而,透过题材的表层意义,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作品所表现的现实风气和作者所抒写的文人情怀。首先,《游仙窟》所描写的爱情是一种没有任何拘束的感情表现。男女主人公的结合既不以婚姻为目的,也没有“贞操”“负心薄幸”之类观念的束缚,只是自然地凭感情潮汐的起落。这在中国的爱情婚姻小说中是很奇特的,反映初唐时期在婚姻爱情观念上的开放风气。其次,作品写的是“人踪罕及,鸟路才通”“香风触地,光彩遍天”的“神仙窟”。然而窟中并非飘飘仙子,而是有名有姓的闺中少妇,她们的笑谈举止毫无仙气可言,全然是现实中青楼女子的模样。这表明作者所要抒写的不是六朝文人那种遇合神女仙姝的向往之情,而是敏锐地察觉到唐代读者对今生现世幸福的关注,试图通过小说把仙境与人境沟通起来。“何须杏树岭,即是桃花源”,寄托更多的是对人间桃源的追慕之意。再次,作品虽然不无轻浮之嫌,但由当事者娓娓叙来,透露出那种瞬息即逝的一夜之欢的怅怨情思,“思神仙兮不可得,觅十娘兮断知闻”,一次感情的投入,一种淡淡的哀伤,使人不能不承认作者那流入轻佻的举止中仍是有着深情在的。这种深情既是对美好感情的留恋,也是对人生离合的感慨。就像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所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在这一层意义上,作品给予我们的启悟实际上已经超过了题材本身。

从艺术表现看,《游仙窟》是有相当魅力的。作品从构思的戏剧化、叙述的情感化及语言的骈俪化方面,真正为我们展现了文备众体、叙事婉转的唐代传奇风貌。

六朝志怪小说基本是写过程的——人物的始末,事件的起止,属于线性叙事模式。唐人小说很多也是如此,把展示线性过程作为叙事的主要方式。而《游仙窟》则是以描写场面为主的,即在相对静止的叙事时间关系中拓展空间,表现空间的人物活动,这是面性叙事模式。它反映着作者进行艺术构思的空间意识,可以说是一种戏剧化的构思。如果我们根据相对静止的叙事时空对《游仙窟》进行分段的话,恰好可以分为序幕、四幕及一个尾声。序幕——初游仙窟。其场景是“深谷带地”,“高岭横天”,“烟霞子细,泉石分明”。其人物活动是“缘细葛,泝轻舟。身体若飞,精灵似梦。须臾之间,忽至松柏岩、桃华涧”。然后由一浣衣女子引出第一幕的场面——草亭相见。这个场面中的人物活动包括听琴赠诗,互申怀抱;逶迤相见,自报家门。接着由十娘“引入中堂”,场景转换,引出第二幕的场面——登堂宴饮。其场景是“水精浮柱,的含星;云母饰窗,玲珑映日”,“长廊四注”,“高阁三重”。其人物活动是宴饮咏诗,互传心曲;闻乐起舞,巧语相谑。接着又由五嫂引出第三幕的场面——游园校射。其布置是“杂果万株,含青吐绿;丛花四照,散紫翻红。激石鸣泉,疏岩凿磴”,“水明鱼影静,林翠鸟歌喧”。其人物活动是即景咏诗,园中校射。然后再由五嫂“引少府向十娘卧处”,场景转换,引出第四幕的场面——入室合欢。其布景是“屏风十二扇,画障五三张”,“槟榔豆蔻子,苏合绿沉香”。其人物活动是故作矜持,片刻成欢;泣泪相看,赠物言别。最后是尾声——仙窟遗梦。其人物活动是送者不忍离去,“犹在旧处立”,行者夜不能寐,“抱膝而长吟”。这里,作者集中描写四个场面,由草亭到堂中到园内到卧室,简短的叙述自然引出场面的描写,人物的活动充分展示内心的世界,从而让读者获得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戏剧化感受。

然而,在《游仙窟》的场面描写中,并不是以人物活动取胜,主要以人物间的对话、书信、诗歌展开感情的交流与意识的传递,从中活现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在第一幕中,“我”闻十娘在弹琴,便做了一首诗逗她:

自隐多姿则,欺他独自眠。

故故将纤手,时时弄小弦。

耳闻犹气绝,眼见若为怜。

从渠痛不肯,人更别求天。

十娘则决绝似地答复道:

面非他舍面,心是自家心。

何处关天事,辛苦漫追寻!

当“我”窥见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十娘时,便又作了一诗逗她:

敛笑偷残靥,含羞露半唇。

一眉犹叵耐,双眼定伤人。

十娘又决绝似地答复道:

好是他家好,人非着意人。

何须漫相弄,几许费精神。

而当十娘“千呼万唤始出来”时,十娘敛手再拜,“我”亦低头尽礼而言:“向见称扬,谓言虚假;谁知对面,恰是神仙。此是神仙窟也!”十娘曰:“向见诗篇,谓非凡俗;今逢玉貌,更胜文章。此是文章窟也!”这种带有动作性的对话,就像戏曲中的对白;这种富有趣味性的对诗,更像戏曲中的抒情性唱段。而戏曲中抒情性的唱段,是戏曲作者运用延伸和放大内心活动的办法,来表现人物细致、丰富的感情世界的。《游仙窟》几乎全篇就是在这类似抒情性唱段的描写中,让主人公自剖心曲,自我表演,从而使“我”这个风流才子多情善感、轻佻浮躁的品性跃然纸上,而崔十娘也于佯羞假嗔中流露出奔放的热情,于半俗半雅中表现出孀居少妇的心理状态。

《游仙窟》在语言艺术上有一个显著特色,就是韵散结合,雅俗交融。虽然骈体文很难表现叙事文体的风致,但是《游仙窟》却写得活泼洒脱,逸趣横生。作品第一幕写仙窟形势之险峻,第二幕写十娘屋宇陈设之壮丽豪华,第三幕写崔家后园之美丽清幽,第四幕写十娘卧室之珠围翠绕,以及最后离别之后“我”思念十娘之情景,所有这些描述性的骈俪文本身,并不晦涩难懂,对偶也很自然流畅,确实达到了一种文章与景物相映生辉的艺术效果。况且在这些描述性骈文之后,往往就是人物生动活泼的对话,又使得景物与人物相得益彰。

至于“我”与崔十娘互相酬答的诗句,既有文字典雅、趣味高古的文人趣味,也有受民歌俗语影响,具有浅显明快、大胆俚俗的特色。像第二幕中“我”、十娘、五嫂三人酬答都是《诗经》中的句子,如此博学通文,引用得体,虽然托之于山中俗女,文人的趣味却洋溢其中。而作品中大量一逗一拒、一引一答的诗句,颇使我们想起了民间歌曲中最常见的男女问答的歌辞,宛如见到了山中樵夫与采茶女、水际渔夫与船娘们的“行歌互答”,清新活泼,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恰与文人趣味相映成趣。

(陈惠琴)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526条唐宋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0: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