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小说:

 

词条 父喻复活 干宝
释义

父喻复活

干宝

秦始皇时,有王道平,长安[1]人也。少时,与同村人唐叔偕女,小名父喻,容色俱美,誓为夫妇。寻王道平被差征伐,落堕南国[2],九年不归。父母见女长成,即聘与刘祥为妻。女与道平言誓甚重,不肯改事[3]。父母逼迫不免,出嫁刘祥。经三年,忽忽[4]不乐,常思道平,忿怨之深,悒悒而死。死经三年,平还家,乃诘邻人:“此女安在?”邻人云:“此女意在于君,被父母凌逼,嫁与刘祥。今已死矣。”平问:“墓在何处?”邻人引往墓所。平悲号哽咽,三呼女名,绕墓悲苦,不能自止。平乃祝曰:“我与汝立誓天地,保其终身。岂料官有牵缠,致令乖隔[5],使汝父母与刘祥;既不契于初心,生死永诀。然汝有灵圣,使我见汝生平之面。若无神灵,从兹而别。”言讫,又复哀泣。逡巡[6],其女魂自墓出,问平:“何处而来?良久契阔[7]。与君誓为夫妇,以结终身,父母强逼,乃出聘刘祥,已经三年,日夕忆君,结恨致死,乖隔幽途。然念君宿念[8]不忘,再求相慰,妾身未损,可以再生,还为夫妇。且速开冢破棺,出我即活。”平审言,乃启墓门,扪看其女,果活。乃结束随平还家。其夫刘祥,闻之惊怪,申诉于州县。检律断之,无条,乃录状奏王。王断归道平为妻。寿一百三十岁。实谓精诚[9]贯于天地,而获感应如此。

〔注〕

[1]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2]南国:泛指南方。

[3]事:侍奉。

[4]忽忽:恍惚,失意的样子。

[5]乖隔:分离。

[6]逡(qūn)巡:一会儿,片刻。

[7]契(qiè)阔:久别。

[8]宿念:长久的思念。

[9]精诚:真诚。

本篇选自《搜神记》。

这个故事与《吴王小女》有些类似,不过更平民化。《吴王小女》中的紫玉毕竟是位公主。公主得以与童子“私交信问”,总是令人心存狐疑的。所以,《吴王小女》更像一个童话,而本篇的主人公都是普通的村民,内容更加现实。

王道平与父喻相好,私订终身。不久,王道平即被征调参战,一去九年。其间,父喻迫于父命,嫁非所爱。在对王道平的刻骨思念中,悒悒而死。当王道平回来后,得知原委,乃往父喻墓前哭诉。父喻魂自墓出,指示王道平开冢破棺,遂复活。在国王的裁断下,两人结为夫妻。

从内容上看,这篇作品通过男女爱情婚姻的周折,反映了当时兵役、婚姻制度带给人们的不幸,赞美了男女之间的美好爱情。作者把这种爱情置于外部环境的巨大压力下,使之获得了冲破生死界限的力量。如前所述,本篇的内容是现实的,但它的结尾却带有奇特的想象;这也与《吴王小女》略有不同,后者的内容似乎有些超出现实的可能,结尾却并非大团圆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魏晋时期的小说家已经很善于在理想与现实间寻找一个最能使人产生心灵感动的契合点。

这当然不是说本篇作品已经十全十美。作为小说,它的叙述似乎过于平直,而且有些地方略显累赘。如父母逼婚,就通过作者的正面叙述、邻人的介绍和父喻魂灵的自述,三次提到,虽因角度不同而各有其意,但在不足千余字的篇幅中,终究有重复之感。《搜神记》此条后还有一篇《河间郡男女》,与本篇情事类同,叙述即更简洁。不过,对文人笔记小说来说,简洁往往是基本功,生动传神却是更高的要求。从这一角度看,本篇的叙述又有其独到之处。

(刘勇强)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526条唐宋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6: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