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曲江对酒
释义 曲江对酒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鉴赏】杜甫似乎对曲江别有一份深情,他的很多诗作即题以“曲江”,如《曲江二首》《曲江对酒》《曲江对雨》等,亦有很多诗作言及曲江。但在不同时期,面对同样的曲江景致,诗人的心情却是不一样的。清浦起龙对比了诗人作于安史之乱前后的诗作,言:“此处曲江诗,所言皆‘花’、‘鸟’、‘蜻’、‘蝶’。一及宫苑,则云‘巢翡翠’、‘转霏微’、‘云覆’、‘晚静’而已。视前此所咏‘云幕’、‘御厨’,觉盛衰在目,彼此一时。”

此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春,安史之乱后,杜甫四处辗转,仕途失意,不免满腹牢骚,寄予诗作。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诗人在曲江西南芙蓉苑久久独坐,不觉已是日暮时分。水边宫殿渐呈“霏微”之态,有了一丝迷蒙的感觉。这里,诗人的用字极为讲究:用一“不”字,表明作者的主观态度是不想回去,不愿回去,这就多少透露了诗人情绪的端倪。若改为“未”字,则直呈了久坐未归的客观现实,诗意过于简单与表面化。用一“转”字,写出了诗人静坐不归之“久”,故而能精确地观察到日暮时分光线的变化。

作者不仅观察到了“水精宫殿转霏微”的状态,还见到了更美妙的自然春色:“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桃花似乎在有意追随飘落的杨花,它们是那样的小心翼翼,轻盈地不弄出一丝声响;飞鸟在欢快地斗歌和鸣,时而飞上,时而飞下,一片欢腾之象。据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载,“桃花细逐杨花落”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后杜甫“自以淡笔改三字”,由拟人法改描写法。二句都妙,只是描写法似乎更符合诗人因仕途失意而懒散无聊的心情。要不,诗意就过于恬适轻灵了!

在如此美好的暮春之景面前,诗人沉思半晌,转入抒怀:“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说“我”日日纵饮,早甘愿为人所弃;“我”懒于朝政,本是与世相违。其实,这不过是诗人的牢骚之语,是说既然已遭嫌弃,不如纵酒日醉;既已不为所用,何苦勤于政事!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诗人由满腹牢骚转为愁绪的抒发。时杜甫虽然只任左拾遗的小官,且不受重用,但他终为之所缚,未能辞官而去。欲进不能,欲罢不可,内心难免痛苦万分! 曲江对酒,又有谁人可以倾诉?仍不过是他孤单的身影罢了!

作者:刘琴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35-236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16 23: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