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寄韩谏议注
释义 寄韩谏议注      

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乐,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风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鉴赏】本诗中的韩谏议是什么人,一向为注家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即李泌,然而杜甫作诗,颇有史识,不会为此藏头露尾之事,如果真是李泌,杜甫定会明白说出,不会故作狡狯,而以隐语出之。朱鹤龄注较可取,他说:“韩谏议不可考。其人大似李邺侯,必肃宗收京时尝与密谋,后屏居衡湘,修神仙羽化之道。公思之而作,‘似闻’以下,美其功在帷幄,翛然远引;‘周南’以下,惜其留滞秋水,而不得大用也。”(《杜诗详注》引)此说平实,可从。

此诗颇有楚辞风味。“今我不乐思岳阳”,其中之“我”应为杜甫,他的所思,乃在岳阳,更在困居岳阳的韩注谏议身上。韩谏议的遭遇,令杜甫不乐,因为他已经卧病在床,虽然心里仍想为朝廷所用,但已无能为力。

其下写洞庭风物,美人娟娟,但远隔秋水,喻指其目标可望而不可即;濯足于洞庭,眼光望向八荒,喻指其身陷于洞庭,虽有自由自在的濯足之乐,但眼光只能远望八荒,不复能望回长安,暗指其远离权力中心的境遇。鸿飞冥冥,日月惨白,青枫蒙上了秋霜,慢慢变成了红叶。季节的递换,也蕴含着人事上也到了霜冷之时的意思。

下面转向了非常玄妙和瑰奇的想象世界——杜甫在用自己的诗笔构建一个凭空构撰的仙人的世界。这个世界有三十二天,每天都有天帝,三十二天之上便是无为之天白玉京。群帝常集于北斗,有的骑着麒麟,有的骑着凤凰。芙蓉即是荷花,扎着芙蓉的旌旗在空中飘荡,空气中飘浮着不知名的玄奥音乐,影动天上,倒映于潇湘,摇曳生姿。《列子》有“黄帝张乐于洞庭之野”的记载,洞庭之野,在此正是本地风光。星宫的仙君们醉饮着琼浆玉液,飞仙却稀稀落落,并不在身侧。

这一段描写,完全是虚构和想象,出自于杜甫的笔下,是很少见的。杜甫诗一般较为写实,很少大力描写虚幻之景,这里倒更像是李白的作品。但此诗的确是杜甫所作,则其中一定有所隐喻。《杜诗详注》引唐汝询评曰:“此借仙官以喻朝贵也。北斗象君,群帝指王公,麟凤旌旗,言骑从仪卫之盛。影动潇湘,谓声势倾动乎南楚。星君比近侍之沾恩者,羽人比远臣之去国者。”那么,如果唐汝询说成立的话,韩谏议大抵就相当于这个神仙体系中的“羽人”。

以下又引赤松子之故实,史称张良与赤松子游,这当然是无法证实的事情。但是杜甫用张良典故,意图主要还是在他的忧馋畏讥而自请告退这一事迹上,这一点与韩谏议颇为相似。所谓“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风香”,所指向的就是一位远离朝政,不再关心国家成败的旧臣。

凡古之大臣,其身处于此种境遇,均不能再有大的作为和期望。但世事如棋,谁又知道这会不会对韩谏议更好一些呢?韩谏议相当于正处在“周南留滞”之中,但还是不用忧愁吧。君不见,主寿昌的南极老人星正高挂天际。美人啊,为什么你还是远隔秋水呢?什么时候,你才能重回庙堂啊! 这里的“美人”,指代的应该就是韩谏议。整首诗就在这里截断,有卒章显志之妙。

这首诗是杜诗中比较难懂的一篇,一是它的惝恍迷离的仙界描写,二是它的人物韩谏议相对淡化而无可考的背景,使得整首诗如纸上烟云,云遮雾掩,给人带来一种与大多数杜诗不一样的艺术感受。

作者:黄鸣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13-214-215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3: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