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释义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 夕阳千万峰。

【鉴赏】送别是古人生活中的常事,也是古诗中屡写不衰的题材。唐诗中的送别诗汗牛充栋,但这首诗却能翻出新意,别具一格。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写一次久别重逢后的离别,全诗不事雕饰,看似素淡无奇,然而平淡中却蕴含着深永的情味,朴素中自有天然的风韵。

前两句写实,道出双方“一别”“十年”,今日“相逢”。诗题称对方为“久别者”,可见双方也许并非挚友。这种平淡之交的“别”与“逢”,按常理一般难以有很强的感受,也留不下深刻的印象。诗人不写相逢的叙旧,而着重突出一别一逢之间隔着十年的漫长岁月,如此岁月悠悠,自然引发双方的人事沧桑之感和对彼此今昔情景的联想。于是平淡的叙述也有了几分情致。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撇开“相逢”的一切细节,直接从“逢”跳到“别”,用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语言轻轻托出双方欲别未别、将发未发的瞬间情景——“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两人在夕阳斜照的黄昏,于万山攒聚的岭上偶然重逢,乍相逢又遽别,几未下鞍! 而今马首何向? 路在何方?——“夕阳千万峰”。马首所向,是苍莽的群山万壑,夕辉的一抹余光投向峭立肃穆的山峰。诗人没有浓彩重抹,淡淡几笔,没有对作别双方表情、语言、动作、心理作任何具体描绘,却自有一种令人神远的意境。深山夕照悄然作别,前事茫茫,前途渺渺,漫漫长路,苍凉暮色,令人黯然神伤。此情此景,不禁使人联想到人生征途中的聚散离合,偶然而匆匆,无法预期。比较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同样是匆匆一聚便各奔前程,后者点明了各自的目的地,而这首诗却以“夕阳千万峰”结尾,其中流露出来的怅然若有所思更令人玩味。第三句充满咏叹情调的轻轻一问,第四句宕开写景,以景结情,正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无穷感慨,加强了世路茫茫的意味。可以说,三、四两句正是诗人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的交会,是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境界。宋代词人姜夔在他的《白石道人诗说》中曾谈到诗语以有含蓄为贵,引用苏轼之语:“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也就是说,好的诗必须做到句有余味,篇有余意,言虽尽而意不尽,就像有些抒情乐曲一样,虽然演奏或演唱已完,它的旋律和情绪仍然在观赏者心中萦绕,久久不能逝去。

作者:易文翔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372-373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6 8: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