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寄扬州韩绰判官
释义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鉴赏】唐朝时扬州之盛况,世所共称,所谓“扬一益二”,扬州以其独特魅力向世人呈现出一派旖旎繁华景象。杜牧年少时在扬州做官,留下过诸多美好的青春记忆,感受自是非同一般。譬如其歌咏扬州之诗句有“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足见诗人对于扬州的偏爱。

诗题“寄扬州韩绰判官”,表明该诗乃题赠一位叫韩绰的判官朋友。判官,唐官职名,是观察使、节度使的僚属。韩绰,生平事迹不详,可能是杜牧在扬州幕府中的好友。此诗当是杜牧离任不久后写给好友的寄赠之作,诗人回忆起与好友在扬州共度的美好时光,充满着对扬州无限向往与思念。

一、二句从大处着眼,写诗人想象自己离开后江南的绮丽景象。以“隐隐”喻青山,言青山之隐约淡远。以“迢迢”喻绿水,言绿水之悠远绵长。此两句寓两层含义:其一是诗人此时远离扬州,与扬州及友人均遥遥相隔,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回到扬州,与好友把酒言欢呢?其二是暗喻诗人对扬州及友人的思念幽邈绵长。青山隐隐,绿水迢迢,诗人以温情之笔墨,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含情脉脉的江南风景画。“秋尽江南草未凋”,虽然已是秋尽冬来,但江南的一草一木却依旧青翠欲滴,怎么不让身处荒凉北方的诗人思绪万千呢?

三、四句则细处落笔,想象好友在扬州的风流快活,调侃艳羡之情见于言外。关于扬州二十四桥,一向有两个版本,有言为扬州有二十四座著名的桥,有言为专指扬州吴家砖桥,又名红药桥,因传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此而得名。此处“玉人”,当指好友韩绰,因晚唐有玉人喻风流才子的说法。诗人虽然好久未与好友见面,但以他对好友的了解,一向风流倜傥的韩绰现在一定是与美人为伴,教吹弹唱哩。语带调侃,但对好友的祝福与思念却跃然纸上。

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云:“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事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以此标准看杜牧这首诗,确当得起“想高妙”、“自然高妙”之评语。尤其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令人神往,成为历代吟咏不已的名句。

作者:乐云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532-533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3: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