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暮江吟
释义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鉴赏】诗人白居易,有着“志在兼济”为民请命的伟大理想,也有着“独善其身”的“明哲保身”思想。随着政治环境的日益险恶,为避免牛李党争之祸,他为自己安排下一条“中隐”的道路。这就是不做朝官而做地方官,以地方官为隐。因此他力求外任,这首《暮江吟》便约作于长庆二年(822)诗人赴杭州刺史任途中。诗作随口吟出,直率自然,格调清新,反映诗人离开朝廷力求“中隐”的轻松与愉快。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写红日西沉之际的江水。“一道”、“残阳”、“铺”都极写落日情景。用“一道”写阳光,说明阳光已不似初升之时缕缕照射,而是渐渐消褪了它的光芒,只剩却最后的力量在燃烧自己;“残阳”着一“残”字,极写落日,此时太阳已不再圆圆地高照,而是在西沉之际被云移遮住了部分身影,消残了部分力度;“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而着以“铺”字,则写出了“残阳”已接近地平线的情景,此时,阳光似乎贴着水面照射过来,用一“铺”字,极为形象。同时兼写了落日的柔和平缓,给人以安闲静谧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是写落日夕照下江水的颜色,因日色不足朗照,已没有白天的力度,故而无力让满江之水溢出波光粼粼的色彩。江水的涟漪因日照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色泽。受光充足的部分,呈现出一片“红”色,极显落日的优美;受光较少的部分,则以江水的碧色示人,也不失一种自然与亲切。涟漪轻泛,细波粼粼,光彩变幻,诗人沉醉在这无边的江水与无边的美丽之中了,忘却了时间,也忘却了自己。

不觉中,已是“新月初升”,诗人不觉微微低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没有了落日的余晖,新月的朦胧同样令人陶醉。看,清冷的露珠洒在草丛中,宛如一粒粒透亮润洁的珍珠,泛出动人的光泽! 而此时天空的那一弯新月,是多么像一张精巧的弓! 天上地下两番动人的景象,被诗人压缩在“露似真珠月似弓”这样七字诗句中了! 诗句似乎也呈现了一种特有的光泽与精巧了!

诗人即是用“可怜九月初三夜”这样一句写时间的诗句,连接了红日西沉与新月东升这两段时间的两种景物。“可怜”意为可爱,可爱的落日,可爱的新月,可爱的江水,可爱的露珠,共同构成了可爱、和谐、宁静的意境。

作者:刘琴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428-429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16 17: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