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春宫怨
释义 春宫怨      

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鉴赏】杜荀鹤少有壮志,据《嘉靖池州府志》卷七《人物篇·贤哲》记载:“杜荀鹤字彦之,甫七岁,资颖豪迈,志存经史。忽家人令向东作,怒曰:吾岂耕夫耶! 尔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另据史书载,杜氏一家三代近百口人聚居在一起,而他和弟侄都有自己的读书堂,可见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正因为有如此优越的条件,又兼从小就萌生的雄心壮志,所以奠定了其日后“致君尧舜”之志。然大唐末世,仕途偃蹇,直到46岁那年,才以第八名的成绩登第。这之前,他曾遍游各地投谒,但都湮没无闻。这首《春宫怨》即是其借宫怨而抒发抑郁苦闷之作。

“婵娟”形容貌美。首联写出宫女悔恨自己因为貌美而被选进了宫,从而辜负了大好青春。如此,则懒于梳妆打扮了。一个“慵”字,满含了悔恨、无聊、怨怼等诸多情绪。

颔联继续由“慵”的情绪写出。“承恩不在貌”是说蒙受主上的宠爱并非因为美好的容颜,所以让我如何打扮呢?“教妾若为容”,再一次为“慵”字做注脚。而这两句又都满含怨怼。

颈联描绘了一幅春风和煦、鸟雀呼晴的美好光景。“碎”字写出了鸟的欢快,“重”字则写出了竞相开放的花的烂漫,而却反衬出宫女内心的死寂。窗外阳光明媚,窗内却冷冷清清。正因为这种死寂、冷清,才想起了以前的伙伴。

尾联把宫女比做“越溪女”西施,又将笔触由此延及彼。说那些采莲女每年都会想念入宫的西施,想象曾经和她一起采莲的嬉戏场面。而其实却是写自己怀念当年与自己一起采莲的伙伴。所谓“于对面落笔,便有多少微婉”(纪昀《瀛奎律髓汇评》)。

整首诗都在述说宫女的悔恨、怨怼、惆怅,但却无一“怨”字或“恨”字。清吴瑞荣评曰:“宫怨诗,能为律诗,难矣。终首不露‘怨’字痕迹,可谓和平。”杜荀鹤写诗十分注重风雅传统,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唐末现实的腐弊;又其践行“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准则,从而使得他的诗虽多怨怼、讽刺,但终归于“和平”。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杜荀鹤体”,足见其之于诗史的地位。

作者:刘晓亮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607-608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16 19: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