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春夜闻笛
释义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鉴赏】从李益今存诗作可知他曾到过巴陵(今湖南岳阳)一带,这首诗当是诗人漂泊江南时的思归之作。

首句中的“寒”字所带来的意义有两种,一是荒寒,指这些山是郊外的野山,并无人居,亦无亭台楼阁之胜;二是寒冷,此诗所写的是初春之景,又当清晓之际,山意寒冷。作者是以主观的情感移入客观的景物,奠定了全诗凄凉的情感基调。“春归”在古典诗词中,有时指“春天归去”,有时指“春天归来”。这首诗后面说到鸿雁北飞,自然是指春天来了。唐笛曲有《落梅花》、《折杨柳》,梅花、杨柳都是春天的景色,因此诗人闻人吹笛联想到笛声仿佛把春天唤了回来。“迁客”指遭贬斥放逐之人,但李益并没有被贬谪到湖南的经历,因此这里的迁客很可能是借指自己的漂泊失意。八百里洞庭湖莽莽苍苍,烟波浩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由于人的心情不同,览物之情,自然相异。面对如此浩荡之景,诗人却无心欣赏,而是郁郁寡欢,泪沾衣襟。

后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诗人悲伤的原因,而是描写大雁北飞。作为一种候鸟,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栖息过冬。据说它们南飞不越过湖南省衡阳市南的回雁峰,所以它们大多数是留在湖南境内。而春天一到,它们又要飞回北方。当然鸿雁的北飞是由于季节的原因,与笛声没有任何关系,而且栖息在洞庭湖附近的大雁也不可能一夜都飞回北方。这一切都是作者的联想。读到这里,我们才明白诗人悲伤流泪的原因。诗人思乡情深,能够理解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的心情,诗人把自己按捺不住的思乡之情投射到大雁上,所以说它们“不待天明尽北飞”。其实是诗人迫不及待地想立即回到自己日夜思念的故乡。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以北飞,与大雁相比,诗人即使等到了春天,仍然不能北归,只能羡慕大雁的自由。诗的后两句以斯人南迁对照鸿雁北飞,是人与物的衬比,南与北的衬比。人不如雁,心伤何极!

作者:陈鹏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352-353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4 21: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