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题都城南庄
释义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鉴赏】据唐代孟棨《本事诗·情感》记载,崔护这首《题都城南庄》有一段“本事”:“博陵崔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曰……”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本事”或许发生过,或许是由诗歌敷演而成。但无论怎样,这种情节性演绎增添了诗的形象性,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欣赏此诗。

四句诗以“人面”对应“桃花”,将“去年”与“今日”对比,形成相互映照的两个场景。“人面桃花相映红”,此句描绘的情景优美,“桃花”为“人面”的背景,展现出这样一幅画面:都城南庄一个普通的村舍门口,桃花盛开的地方,树下一名女子,美艳如桃花,光彩照人。诗人“寻春遇艳”,被女子深深吸引,二人默默对视,“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情此景,令人心驰神往。这种含蓄的表达又能激发读者的无尽想象。

又一个春光烂漫、百花齐放的季节,仍然是那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门户,然而,曾经印刻在脑海的“人面”却没有出现,不知去了何处,只留下门前那树桃花依然含笑摇曳在春风之中。桃花含笑春风中,想必从“人面桃花相映红”联想而来。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女子,凝睇含笑,脉脉含情;如今,人面杳然,既然有一个美丽的相逢,为何不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依旧含笑的桃花只会勾起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引发好景不常的感慨。“依旧”二字,含有无限怅惘。

全诗用“人面”、“桃花”贯穿前后,在“去年”与“今日”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同一场景而“人面”有无映照对比,将两次不同的感受、感慨曲折反复、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回忆变得更为珍贵、美好,于是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美好的回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诗人没有直接抒发主观情感,只是把自己两度游春的所见集中到都城南庄一个普通的村舍门口,通过两段情景的铺叙、对照,喜悲相衬,一扬一抑,突出表现了风景依旧、佳人不在的无限惆怅之情。人生道路上,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美好事物,当时只欣赏未做他想,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这首诗所反映的正是这种“失去不可复得”的感受,颇能引起有类似经历的读者的共鸣,即使没有这种经历的人,读后也能产生感慨,这也许就是这首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吧。

作者:易文翔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371-372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