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苦竹
释义 苦竹      

杜甫

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

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

轩墀曾不重,剪伐欲无辞。

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

【鉴赏】这是一种散布在墙根、屋后、沟沿、山地的竹,低矮、细小而又表皮粗糙。它们也是一丛一丛地生长,只是这“丛”字,一不小心用了,便有夸张之嫌,不妨用“簇”字更为恰切。它的颜色、亦可以称为“绿”,但却丝毫不能带给人以清新的鲜活感觉。它的绿,非常深,隔上三五米乍然望去,几疑为青色;然而再一细看,就会从心底泛起一种苦涩的感觉,沉沉的,却又如山溪般清淡。于是口舌间渗出一丝细细的苦水,苦不堪言,然而略加咂味,即回味悠远。只不过其悠者,在于苦,其远者,在于涩,所以并不为人所喜。

它没有修竹的挺拔高岸,文人以君子比竹,也绝不是指此类。在常人心目中,没有人把它与高洁相连。苦竹,苦竹,它的味道是苦涩,它言说着清苦。可诗人杜甫这里却以苦竹为题,赋予这类常人所鄙弃的另类以诗意,他要表达什么呢?

苦竹散布在阴暗的所在,似乎独自守着自己的方寸土地,独自守着自己的寂寞。没有伟岸的身躯,据说,它的直径仅约15毫米。它们就这样一丛一丛地生长着,自成一个“群体”,相互扶持,在软弱中亦言说着坚强。

苦竹的味道不仅不为人所喜,连夏虫也似乎领教了它的“厉害”,飞过此地,不作丝毫停留,甚至远远避开。因它们的卑小,春鸟更不会栖身此处。苦竹的寂寞将与谁言说呢?

寂寞如此,它也曾有过昔日的风光么?没有! “轩墀曾不重,剪伐欲无辞。”繁华的所在自不会重视这不起眼的家伙,但或许正因无用而成其大用呢,至少它们尚且没有沦落到被剪伐的不幸命运呢!

“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苦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与幽人居。相伴的是清幽之人,眼见的是清幽之事,自可把霜根深埋,留下更多生命的足迹。幽人、幽所、幽竹,相映成趣! 恐怕会羡煞许多尘世之人吧!

作此诗篇,杜甫之本意在于以苦竹自况,写足了自己为世所疏的感伤。但在感伤之余,他终能自嘲般地一笑,泯却辛酸悲哀,作一幽人也罢呢!

作者:刘琴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67-268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4 21: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