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释义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鉴赏】 这是一首表现作者辋川闲居生活情景的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秋日暮色图。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首联分别从山色、水声两方面描摹辋川秋景。同一座山,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色调,相应的给人的感觉也不同。“山寒水瘦”常用来形容秋冬山水。这里在山前着一“寒”字,就显出深秋的季节特点。“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寒意愈来愈重,这又是就一日之内从朝到暮的变化说的,意思是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显得更加苍翠了。北方山区的河水,一到深秋,日见其浅,这样一来,水石相击的淙淙声反倒越来越清晰了。“转苍翠”和“日潺湲”写出了不易被人觉察的季节、时辰的变化,使貌似不变的山容水态显出动态,这不仅体现了诗人观察的精细,也使自然物染上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颔联写人,是抒情主人公亦即诗人的自画像。诗人站在柴门外,欣赏着山光水色,聆听着晚树蝉鸣,潇洒安闲的神情可以想见。“柴门”指没有装饰的白板门,表现隐居生活的淡泊。“倚杖”表明年事已高。在这样的境况下能保持恬然自适的心态,则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就被表现出来了。所以,这一联虽是写貌,却已传神。从结构上看,这一联放在前后两联景语中间,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以人事把两联景语隔开,避免了堆垛呆板之弊。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颈联写原野暮色。和首联不同的是这一联景语偏重于人事活动方面。夕阳欲坠,渡头空荡荡的,看不到船只往返。而村落里已升起第一缕炊烟。这是田家黄昏的典型景象。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尾联又是写人,刻画裴迪的狂士形象。意思是说:又正好碰到裴迪,他老兄喝醉了,步履蹒跚,无所顾忌地唱着歌。这两句,把裴迪放达自适的情态刻画得活灵活现。接舆是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陆通的字。陆通因昭王朝政无常,就披发佯狂,不去做官。这里用以比裴迪,表明诗人对裴迪超然物外的品格的赞许。“五柳”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典故。陶渊明笔下的五柳先生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隐者,因门前有五棵柳树,就用来作为名号——实际上是陶渊明的自我写照。王维这里自称“五柳”,就是以陶自况。辋川有佳山水,又有情投意合的朋友相伴,则“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了。

五言律这种诗体,到盛唐已经定型。通常的结构方法是前起后结,中间四句二言景、二言情。但这首五律却有点特别,是首联、颈联写景,颔联、尾联写人。风景人物,交互出现,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此外,颔联的对仗也不够工稳。有意思的是,这些不合常格之处,反倒给读者以新鲜别致、流走自然之感。

作者:杨军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106-107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4: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