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上李邕
释义 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鉴赏】李邕,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他是盛唐时期著名的狷狂之士,又特别喜欢奖掖后进,《旧唐书》本传说,“邕素负美名,频被贬斥,皆以邕能文养士,贾生、信陵之流。……人间素有声称,后进不识,京洛阡陌聚观,以为古人”。李白“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上韩荆州书》),曾到处游历,多方干谒,对于李邕,李白是引为同调的。在其后所写的《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中,李白曾有“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这样的诗句。李邕说过,“不愿不狂,其名不彰”,李白的狂傲之气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里,诗人对李邕充满了期待之情,反复要求他不能像时人那样小看自己,而应该效法先师,因为孔子知道“后生可畏”。

在诗中,李白还认为自己如大鹏一样,时来运转,就会乘风万里,直上云霄。大鹏一飞冲天,扶摇直上九万里,即使不借助风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扇,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诗人说他自己即使不得其时,也不会如世俗之人那样默默无闻。李白一生,常以振翅高飞的大鹏自况。开元十三年(725),年轻的李白出蜀漫游,在江陵遇见名道士司马承祯,后者称赞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就写下《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后改为《大鹏赋》),以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鸟自喻。临死之际,李白写有“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临路歌》),自比为折翅悲鸣的大鹏。

这是一首奇特的干谒诗,它所显示出的纵横狂放之气,既反映了李白非凡的气度、雄伟的胸襟,也反映出盛唐特有的昂扬精神和风貌。

作者:鲁林华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140-141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4 21: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