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代志怪小说:

 

词条 雨钱 蒲松龄
释义

雨 钱

[清]蒲松龄

滨州[1] 一秀才,读书斋中。有款门者,启视,则一老翁,形貌甚古。延入,通姓氏。翁自言:“养真,姓胡,实狐仙。慕君高雅,愿共晨夕。”生故旷达,亦不为怪。相与评驳今古,殊博粲于牙齿[2] ;时抽经义,则名理湛深,出人意外。生惊服,留之甚久。一日,密祈翁曰:“君爱我良厚。顾我贫若此,君但一举手,金钱自可立致,何不小周给?”翁默然。少间,笑曰:“此大易事。但须得十数钱作母。”生如其请。翁乃与共入密室中,禹步[3] 作咒。俄顷,钱有数十百万,从梁间锵锵而下,势如骤雨,转瞬没膝;拔足而立,又没踝。广丈之舍,约深三四尺余。乃顾生曰:“颇厌君意否?”曰:“足矣。”翁一挥,钱画然而止。乃相与扃户出。生窃喜暴富矣。顷之,入室取用,则满室阿堵物[4] ,化为乌有,惟母钱十余枚尚在。生大失望,盛气向翁,颇怼[5] 其诳。翁怒曰:“我本与君文字交,不谋与君作贼!便如秀才意,只合寻梁上君交好得,老夫不能承命!”遂拂衣去。

——《聊斋志异》


【赏析】

《聊斋志异》将一些充满无稽虚幻仙人道术的宗教故事经过改造后,往往具有象征性和寓言性。名篇《劳山道士》是个突出的例子,本篇《雨钱》也是如此。滨州秀才和《劳山道士》里的王生一样,都想投机取巧发横财,结果王生碰得鼻青眼肿,滨州秀才则遭到狐仙的辛辣嘲笑:“与君文字交,不谋与君作贼。”这个具有讽刺意味的结局,有力地鞭挞了那些钱迷心窍的读书人,说明了不下苦心、浅尝辄止的人必然是要碰壁的。文章虽短,笔锋却相当犀利。

寓言是思想哲理的艺术化,一切形象的造设都是为了表意喻理。把志怪小说寓言化,正是注重思想因素的结果和表现。《雨钱》告诫人们,无论是做学问,还是成就一切功业,都要付出艰苦的劳动,不能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否则就难免成为可笑的滨州秀才,这便是作者全力要喻示的人生哲理,也是其艺术价值的思想基石。为此,全篇的整个形象结构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者,全然脱去了志怪小说徒陈灵异的胎痕和自然状态,达到了充分寓言化。

《聊斋志异》虽然是一部搜奇志怪的书,但是,它所写的所有怪异事物和人物,都是来自生活,其现实性是非常明显的。作者蒲松龄将明清时代的社会生活,将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爱憎感情,熔铸到神话故事中去,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现实主义因素和时代感。诸如讥刺时弊或丑恶的世俗风尚、道德人情等。所以《聊斋志异》所写的并非全是虚无缥缈与人事完全无关或毫不相类的离奇的怪物和情节,只不过是时真时幻、似幻似真而已。《雨钱》故事的主人公滨州秀才便是个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普通的读书人,是明清科举制度下造成的畸形儿。

《雨钱》显然是“设幻为文”、“寓言为本”之作。它的情节的感性的设想,只是借以让人们易于接受其道德真理的手段而已,最后必须正面揭示和阐述其道德真理。正如莱辛在《论寓言的本质》中所说的那样:“寓言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创作寓言的目的,就是一句道德教训。”

(邹自振)

注 释

[1].滨州:今山东滨县。

[2].镂花雕缋,粲于牙齿:形容语言富于辞藻,很有文采,词汇生动、丰富。

[3].禹步:巫行法术时的步态。相传夏禹在治水时得了足病,走路一跛一跛的。后来巫在念咒法术时就学禹走路的姿态。见《法言·重黎》李轨注。

[4].阿堵物:指钱。《世说新语》载:王衍自命清高,口不言钱。他的妻子想试试他,故意在他卧床的周围都放满了钱。他起床后出不来,叫婢女把钱搬开,说:“举却阿堵物。”后人便叫钱为“阿堵物”。阿堵,意即这个。

[5].怼(duì):怨恨。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1条古代志怪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代志怪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2: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