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代志怪小说:

 

词条 上清宫除妖 沈起凤
释义

上清宫除妖

[清]沈起凤

吴郡三茅观东狄姓,为某司马家之仆。司马有女,祟于妖,百计遣之不去,因书片状,命狄赴龙虎山乞天师治之。至则门庭宏敞,宫殿森严,处处悬牌,书神将名守护。司阍者[1] 入内启禀,约两时许,召狄进见。众法官拥天师出,虎皮椅坐莲花帐中,金印宝剑,陈列法座。狄匍伏檐下,呈状法官,法官转呈座上。天师细阅一过,摇手攒眉,沉吟良久,与法官耳语,不知作何词,即以片纸付狄,令上清宫道人作法。

狄衔命去。见一道人,布巾短衣,担粪于野,随出天师书示之。道人启视,不觉失笑曰:“天师卖符箓,得钱动以万计,曾不一注念。至杀生害命事,辄烦我等,亦大可笑。”因出一小木盆,注以凉水,取铜镜覆其上,以笔蘸墨涂镜面几遍。亡何[2] ,水沸如汤,热气一缕,上冲霄汉,忽砉然一声,热气下注,水散如跳珠,而盆中已无涓滴。道人曰:“除矣!”狄喜谓道人曰:“归语主人,必当厚报。”道人冷笑不言,敛其具,仍担粪大步而去。

狄遂覆天师命,取路而归,述诸司马。司马家果于是日是时女室中霹雳一震,下血如雨,而其妖顿绝。后司马具白金百两,布袍一袭,亲诣上清宫酬谢,而道人终不可见,遂叹息而返。

铎曰:具大本领者必不装大幌子,故布衣担粪中有拿妖手段。而人乃于富贵中求奇士,是犹向莲花帐底买符箓也。

——《谐铎》


【赏析】

这是一篇讽刺小说。诚如作者所云:凡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必装腔作势,做“大幌子”吓人,而平凡人中未必没有奇异之士,问题是人们往往迷信名人大家,其实,真正能办实事者可能就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本文旨在劝诫人们,不必去迷信表面,而应注重实际本领。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文中描绘的“天师”就是一个“装大幌子”而不做实际事情的人物。作品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两个人,一是天师,一是上清宫道人。表面上看,天师气派很大,架子也很大,连出一个场也要人等他“约两时许”,而且装腔作势,神秘兮兮,又是“摇手攒眉,沉吟良久”,又是“与法官耳语,不知作何词”。总而言之,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人间官僚作风的种种做作。末了,还是委派下级办事。而天师自己,则正如文中上清宫道人所讽刺的“天师卖符箓,得钱动以万计”。与天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清宫道人,“布巾短衣”,装饰无讲究;而且“担粪于野”,与普通人没有丝毫区别。但是,一旦做起事来则说干就干,绝无拖拉之嫌。事情办完,抬腿便走,至于当面的许诺或者日后的酬谢,却并不在关心之中。作品塑造了两个性格迥然不同的人物,笔墨虽不多,却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问题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往往易犯看大略小、舍近求远的毛病。天师所以善于排场,原因在于人们容易买排场的账,容易迷信大人物,殊不知这些大人物本身其实大多是只出“符箓”,不肯干事的角色。文中,道人笑话了天师,在我看来,那个求符箓的信徒,未必不比卖符箓的天师更可笑;只是这一种笑声里,更添了些怜悯的味道罢了。

(罗怀臻)

注 释

[1].司阍者:阍,门也。指看门人。

[2].亡何:一会儿。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1条古代志怪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代志怪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6: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