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小说:

 

词条 安禄山事迹 姚汝能
释义

安禄山事迹(节选)

姚汝能

六载[1]正月二十四日,加兼御史大夫。右相李林甫素与禄山交通,复屡言于玄宗,由是特加宠遇。

玄宗春秋渐高,托禄山心膂之任。禄山每探其旨,常因内宴承欢,奏云:“臣蕃戎贱臣,受主宠荣过甚,臣无异材为陛下用,愿以此身为陛下死。”玄宗不对,私甚怜之。因命皇太子见之。禄山见太子不拜,左右曰:“何为不拜?”禄山曰:“臣蕃人,不识朝仪,不知太子是何官?”玄宗曰:“是储君。朕百岁之后,传位于太子。”禄山曰:“臣愚,比者只知陛下,不知太子,臣今当万死。”左右令拜,禄山乃拜。玄宗尤嘉其纯诚。时贵妃太真宠冠六宫,禄山遂请为养儿。每对见,先拜太真,玄宗问之,奏曰:“蕃人先母后父耳。”玄宗大悦。禄山恩宠浸深,上前应对,杂以谐谑,而贵妃常在座,诏杨氏三夫人约为兄弟。由是,禄山心动。

六载,加御史大夫,封两妻康氏、段氏并为国夫人。禄山尝令麾下将刘骆谷在京伺察朝廷旨意动静,皆并代为笺表,便随所要而通之。御史中丞杨国忠中外敬惮,每禄山登降,扶翼之。右丞相李林甫专宰相柄,威权莫二,见禄山于政事堂,引坐与语。时属冬寒,脱己袍披复之,其为承恩见重也如此。晚年益肥,腹垂过膝,自秤得三百五十斤。每朝见,玄宗戏之曰:“朕适见卿腹几垂至地。”禄山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玄宗每令作胡旋舞,其疾如风。尝夜晏禄山,禄山醉卧,化为一黑猪而龙首,左右遽言之,玄宗曰:“猪龙也,无能为者。”禄山乘驿马诣阙,每驿中闲筑台以换马,不然马辄死。驿家市禄山乘马,以五石土袋试之,能驮者,乃高价市焉,秣饲以候禄山;鞍前更连置一小鞍,以承其腹。禄山肉疾转甚,富贵之已极。每朝,常经龙尾道,未尝不南北睥睨[2],久而方进,即凶逆之萌,常在心矣。禄山旧宅在道政坊,玄宗以其陋隘,更于亲仁坊选宽爽之地,出御库钱更造宅焉。敕所司穷极华丽,不限财物,堂隍院宇,重复[3],匼币诘曲,窗牖绮疏,高台曲池,宛若天造,帏帐幔幕,充牣其中。至于厨厩之内,亦以金银饰其器,虽宫中服御殆不及也。玄宗尝御勤政楼,于御座东闲为设一大金鸡帐,前置一榻,坐之,卷去其帘,以示荣宠。每于楼下宴会,百僚在座,禄山或拨去御帘而出。

七载六月,赐实封三百户,并赐铁券[4],封柳城郡开国公。诏曰:“用奇材者必拔于常伦,立茂绩者亦超于彝典。骠骑大将军兼羽林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兼御史大夫,范阳郡大都督府长史,柳城郡太守,持节范阳节度、经略、度支、营田副大使知节度兼平卢节度使,度支、营田、陆运、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处置及平卢、河北转运并管内采访等使,上柱国柳城县开国伯安禄山,河岳诞宝,雄武生材;万里长城,镇清边裔;中权决胜,喑(暗)合孙吴。自授以元戎,升之宪府,一心之节逾亮,七擒之策益章。内实军资,丰财以润国;外威戎落,稽颡[5]以输诚。加以忠竭,私诚无隐;畴之旧典,宜誓山河;长平之封,式崇井赋,可柳城郡开国公,仍赐实封三百户,并赐铁券,余如故。”

是月,又加禄山父赠使持节魏郡诸军事,魏郡太守。延偃,夙称干略,素怀节义。仁而有勇,志已慕于韬钤;忠以立身,名早雄于沙漠。克生令胤,实负长才;蕴登坛之良谋,当弄印之荣寄。作镇幽蓟,肃清丑虏,举无遗策,动见奇功。自叶流根,是光干蛊之德;饰终褒美,爰申加等之赠;宜膺宠秩,用慰泉壤。□范阳大都督。

寻进封禄山为东平郡王。制曰:“寄重者位崇,勋高者礼厚。钦若古训,抑为旧章。开府仪同三司兼左羽林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御史大夫,范阳大都督府长史,柳城郡太守,使(持)节范阳节度、经略、度支、营田、陆运、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处置及平卢军、河北转运并营田采访使,上柱国柳城郡开国公安禄山,性合韬钤,气禀雄武,声威振于绝漠,捍御比于长城。战必克平,智能料敌。所以擢升台宪,仍杖旌旄。既表勤王之诚,屡伸殄寇之略。顷者,契丹负德,潜怀祸心,乃能运彼深谋,果枭渠帅。风尘攸静,边朔厎宁。不示殊恩,孰彰茂绩?疆埸式遏,且殊卫霍之功;土宇斯开,宜践韩彭之秩。可封东平郡王,仍赐实封三百户,余如故。”

九载八月二日,又加〔河〕北道采访处置等使。

天长节,禄山进山石功德及幡花香炉等,命于大同殿安置,朝夕礼谒焉。又进玉石天尊一铺,请于道场所安置。玄宗命置于内暖殿。

是秋,禄山将入朝,乃令于温泉为禄山造宅。又踢永宁园充使院。禄山将及戏水,杨国忠兄弟、虢国姊妹并至新丰以来会焉。飞盖荫野,车骑云屯,所止之处,皆御赐膳,水陆毕备。至温泉赐浴。玄宗计日幸望春宫,以待十六日献俘八千人于观风楼下。赐庄宅各一所,杂彩绫罗、金银器物及声音口等。又赐契丹生女口,大小五十人。考课之日,上考,禄山又自献金银器物、婢及马等。

禄山同列皆尚食供馔,其余颁赐品味,备极水陆。玄宗每食一味,稍珍美,必令赐与,中贵[6]相望于道。

又赐永穆公主池亭以为游宴之地。禄山既移居亲仁坊,进表求降墨敕,请宰相至席宴会。是日,玄宗欲于楼下打毬,遂停打毬,命宰相赴焉。玄宗每于苑中〔放〕鹰鹘,所获鲜禽,多走马宣令赐尝。王、杨国忠选胜燕乐,必赐梨园教坊音乐,贵妃姊妹亦多在会中。驾幸温泉,必令扈从,赐马,赐衣,香囊珍宝,不知纪极。禄山时染小疾,王人御医重叠复至,煎和汤药皆在禁中。先许禄山于管内上谷郡起五炉铸钱,时又进钱样一千贯文。召禄山男庆绪及女婿归义王李献诚、禄山养儿王守忠、安忠臣等赴阙,到日并赐衣服、玉腰带、锦彩等,仍令尚食供食。其冬久无雪,至十二月十四日乃雪,禄山表贺焉。玄宗批答兼口号以赐之曰:“腊月忻三日(白),嘉平安四邻,预知天下稔,先为物华春。”其见重如此。

十载正月一日,是禄山生日,先日赐诸器物衣服,太真亦厚加赏遗。

其日,又赐陆海诸物,皆盛以金银器,并赐焉。

后三日,召禄山入内,贵妃以绣绷子[7]绷禄山,令内人以彩舆舁之,欢呼动地。玄宗使人问之,报云:“贵妃与禄山作三日洗儿,洗了又绷禄山,是以欢笑。”玄宗就观之,大悦,因加赏赐贵妃洗儿金银钱物,极乐而罢。自是,宫中皆呼禄山为禄儿,不禁其出入。又为河东节度,二月二日,遂加云中太守兼充河东节度采访使,余如故。

〔注〕

[1]六载:指天宝六年。

[2]睥睨:斜眼看人。

[3](yǎo tiǎo):深远貌。

[4]铁券:帝王赏赐宠臣以某种特权所颁发的铁制凭据。

[5]稽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6]中贵:皇帝所宠幸的宦官。

[7]绣绷子:当中用绣帛绷紧的竹木框。

历史要求真实,要求铁的事实;小说则运用虚构想象,腾挪渲染。在今人看来,两者的区分是十分明显的。可是,在古代,历史和小说则常常纠缠在一起。历史学家喜欢采择传说逸闻,甚至从小说中汲取素材,譬如《晋书》中有些内容取材于《世说新语》。小说家往往从历史著作中去寻觅素材,则更是不争的事实。历代的所谓“杂史”“野史”,大多是徘徊于历史和小说之间的作品。唐人姚汝能所著的《安禄山事迹》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关于姚汝能的生平,宋人就已经不甚了了。我们只是从《新唐书·艺文志》的小注知道,他的身份是“华阴尉”。

《安禄山事迹》这本书分三卷。上卷写安禄山得宠。中卷写他发动叛乱。下卷写他死后余波。平心而论,这本书所记载的安禄山事迹,基本上和历史相符。虚构的成分并不是很大。可是,它又毕竟有一些小说家的笔法,所以也常常被人们看作“小说家言”。在这里,我们只是从上卷中选择了一个片段,来看看里面的“小说家言”。

安禄山这个历史人物本身就具有戏剧性,作者充分地发掘这种戏剧性,从而使安禄山这个历史人物同时又成为一个栩栩如生的文学人物。安禄山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番将,骁勇能战也是事实。可是,安禄山又很有心计,并非一般的卤莽之徒。他会用金银财宝去结纳交通朝中的权贵巨奸李林甫和其他一切他认为有用的人。每次进宫,他“未尝不南北睥睨,久而方进”。他那憨厚的外表下面包藏着熊熊燃烧的政治野心。为了邀功,他居然常常引诱外族首领参加宴会,“酒中实毒,鸩杀之,动数十人,斩大首领,函以献捷”。安禄山性格的残忍由此可见。

作者的重心是写安禄山得到“圣宠”的经过。通过安禄山邀宠的种种表演,作者将安禄山憨厚其表、奸诈其里,善揣人意、曲意逢迎的性格特征描写得淋漓尽致。安禄山对唐玄宗表示:“臣蕃戎贱臣,受主宠荣过甚,臣无异材为陛下用,愿以此身为陛下死。”这本是非常笨拙的阿谀奉承,但玄宗居然也听不出来。安禄山见了太子不拜,装憨说是“不知太子是何官”,“臣愚,比者只知陛下,不知太子,臣今当万死”。“憨”则憨到连太子是什么人都不知道,“忠”则“忠”到连太子都可以得罪。好像他安禄山心目中只知道有皇上一个人!可是,安禄山的“原则”又未能贯彻到底,他居然先拜贵妃,后拜皇上。这一次他又诡辩说是“蕃人先母后父耳”。话听起来好像非常傻,其实是狡猾之极。表面上是用蕃、汉文化风俗的不同来替自己辩护,其实是一种不露声色的谄媚。孝顺母亲也是汉族提倡的美德。更重要的是,安禄山很明白,贵妃深得皇上的宠爱,奉承贵妃也就是奉承皇上。果然,玄宗不但不生气,反而非常高兴。他是被安禄山的外憨内奸蒙骗住了。安禄山其实是在愚弄玄宗,而玄宗这位太平天子则陶醉在安禄山的奉承之中。作者在形容安禄山的狡黠的同时,不动声色地写出了玄宗的昏庸糊涂。作者在文中花了大量文字不厌其详地来写玄宗对安禄山的赏赐,其目的也在这里。表面上不施褒贬,辛辣的讽刺寄寓在冷静客观的叙述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春秋笔法”。安禄山包藏祸心,紧锣密鼓地在准备叛乱,可玄宗却倚为心腹,今天赏赐他铁券,明天给他起造宅第。“玄宗每食一味,稍珍美,必令赐与,中贵相望于道”。诏书中嘉奖安禄山“声威振于绝漠,捍御比于长城”,“万里长城,镇清边裔”,这位抱着极大政治野心的番将竟被誉为捍卫国家安全的万里长城!我们从这些文字中不难领略到讽刺的意味。

这一片段中还有许多细节描写。譬如对于安禄山的肥胖,就写得十分生动。杨贵妃为安禄山做三日洗儿的描写也极具小说意味。至于写安禄山“醉卧,化为一黑猪而龙首”,那就更是一种小说家的笔法。“龙首”是暗示他日后居然称帝之事。“黑猪”是说他毕竟不是什么“真命天子”,当然也是在影射他的肥胖、愚蠢和不自量力。

(张国风)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526条唐宋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4 8:5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