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小说:

 

词条 姚氏三子 杜光庭
释义

姚氏三子

杜光庭

唐御史姚生,罢官,居于蒲[1]之左邑。有子一人,外甥二人,各一姓。年皆及壮,而顽驽不肖。姚之子稍长于二生,姚惜其不学,日以诲责,而怠游不悛。遂于条山[2]之阳,结茅以居之,冀绝外事,得专艺学。林壑重深,嚣尘不到。将遣之日,姚诫之曰:“每季一试汝之所能,学有不进,必槚楚[3]及汝,汝其勉焉。”及到山中,二子曾不开卷,但朴斫[4]涂塈为务。居数月,其长谓二人曰:“试期至矣,汝曹都不省书,吾为汝惧。”二子曾不介意。其长攻书甚勤,忽一夕,子夜临烛,凭几披书之次,觉所衣之裘,后裾为物所牵,襟领渐下。亦不之异,徐引而袭[5]焉,俄而复尔,如是数四。遂回视之,见一小豚,籍[6]裘而伏。色甚洁白,光润如玉。因以压书界方击之,豚声骇而走。遽呼二子秉烛,索于堂中。牖户甚密,周视无隙,而莫知豚所往。明日,有苍头骑扣门,搢笏[7]而入。谓三人曰:“夫人问讯。昨夜小儿无知,误入君衣裾,殊以为惭。然君击之过伤,今则平矣,君勿为虑。”三人俱逊词谢之,相视莫测其故。少顷,向来骑僮复至,兼抱持所伤之儿。并乳褓数人,衣襦皆绮纨,精丽非寻常所见。复传夫人语云:“小儿无恙,故以相示。”逼而观之,自眉至鼻端,如丹缕焉,则界方棱所击之迹也。三子愈恐,使者及乳褓,皆甘言慰安之。又云:“少顷夫人自来。”言讫而去。三子悉欲潜去避之,惶惑未决。有苍头[8]及紫衣宫监数十,奔波而至。前施屏帏,茵席炳焕,香气殊异。旋见一油壁车,青牛丹毂,其疾如风。宝马数百,前后导从。及门下车,则夫人也。三子趋出拜,夫人微笑曰:“不意小儿至此,君昨所伤,亦不至甚。恐为君忧,故来相慰耳。”夫人年可三十余,风姿闲整,俯仰如神。亦不知何人也。问三子曰:“有家室未?”三子皆以未对。曰:“吾有三女,殊姿淑德,可以配三君子。”三子拜谢,夫人因留不去,为三子各创一院。指顾之间,画堂延阁,造次而具。翌日,有辎[9]至焉。宾从粲丽,逾于戚里[10]。车服炫晃,流光照地,香满山谷。三女自车而下,皆年十七八。夫人引三女升堂,又延三子就座。酒肴珍备,果实丰衍,非常世所有,多未之识。三子殊不自意,夫人指三女曰:“各以配君。”三子避席拜谢,复有送女数十,若神仙焉。是夕合卺,夫人谓三子曰:“人之所重者生也,所欲者贵也,但百日不泄于人,令君长生度世,位极人臣。”三子复拜谢,但以愚昧扞格为忧。夫人曰:“君勿忧,斯易耳。”乃敕地上主者,令召孔宣父[11]。须臾,孔子具冠剑而至。夫人临阶,宣父拜谒甚恭。夫人端立,微劳问之,谓曰:“吾三婿欲学,君其引之。”宣父乃命三子,指六籍[12]篇目以示之,莫不了然解悟。大义悉通,咸若素习。既而宣父谢去,夫人又命周尚父[13],示以玄女符玉璜秘诀。三子又得之无遗。复坐与言,则皆文武全才,学究天人之际矣。三子相视,自觉风度夷旷[14],神用开爽,悉将相之具矣。其后姚使家僮馈粮,至则大骇而走。姚问其故,具对以屋宇帷帐之盛,人物艳丽之多。姚惊谓所亲曰:“是必山鬼所魅也。”促召三子。三子将行,夫人戒之曰:“慎勿泄露。纵加楚挞,亦勿言之。”三子至,姚亦讶其神气秀发,占对闲雅。姚曰:“三子骤尔,皆有鬼物凭焉。”苦问其故,不言,遂鞭之数十,不胜其痛,具道本末。姚乃幽之别所。姚素馆一硕儒,因召而与语。儒者惊曰:“大异大异。君何用责三子乎?向使三子不泄其事,则必为公相,贵极人臣。今泄之,其命也夫。”姚问其故,而云:“吾见织女婺女须女星皆无光,是三女星降下人间,将福三子。今泄天机,三子免祸幸矣。”其夜,儒者引姚视三星,星无光。姚乃释三子,遗之归山。至则三女邈然[15]如不相识,夫人让[16]之曰:“子不用吾言,既泄天机,当于此诀。”因以汤饮三子,既饮则昏顽如旧,一无所知。儒谓姚曰:“三女星犹在人间,亦不远此地分。”密谓所亲言其处。或云,河东张嘉真家,其后将相三代矣。

〔注〕

[1]蒲:蒲州。今山西永济。

[2]条山:即中条山。

[3]槚楚:笞打。

[4]朴斫(zhuó)涂塈(jì):切削材料、涂抹颜色。

[5]袭:穿上。

[6]籍:通“藉”。铺垫,衬着。

[7]苍头:仆人。

[8]搢(jìn)笏:把笏插在腰间。

[9]辎(zī

pínɡ):古时贵族妇女乘坐的带帷幕的车子。

[10]戚里:皇亲贵戚。

[11]孔宣父:孔子。

[12]六籍:儒家的六种经典著作,通称六经,即《易》《礼》《乐》《诗》《书》《春秋》。

[13]周尚父:姜太公。

[14]夷旷:坦荡开朗。

[15]邈然:疏远不相关。

[16]让:责备。

本篇选自《神仙感遇传》。

这是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传奇故事。三个愚蠢青年的奇遇自然是很有戏剧性的,不过故事最终调侃的是他们的家长姚某。他费尽心机,想把子侄们培养成材,然而当得到神仙点化的子侄都已经成了盖世英才时,他却无法接受这一事实,疑虑重重,结果在他的干预下,三个青年人又恢复了愚蠢的旧面目,姚某也唯有自怨自艾了。

唐人小说中有很多遇仙故事,这些故事多半是“幸运型”的——当一个凡夫俗子有幸遇到神仙时,他总会交上好运,或得高官、或成巨富、或娶美女,或者干脆连自己也成了仙。这类故事所体现出来的,完全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种种期盼,有一个圆满结局,也就成了这一类故事的共同特征。不过也偶有例外,那就是主人公从这场奇遇中并未获得什么好处,留给他的只有无穷的悔恨与沮丧。《姚氏三子》就属于这样一种“不走运”的类型。而且正是由于当事人自己的不明智、不见机,导致了好运气的丧失。例如本篇中的姚某既缺乏见识,又总是自以为是,结果把事情搞糟。从这一角度来看,这篇小说在神仙故事的外衣之下,还掩盖着一重愚人故事的品性,它通过一个貌似奇异荒诞的神仙故事,对现实生活中那些可笑可叹的愚人愚行进行了辛辣的调侃和挖苦。

姚某曾经做过御史,退职后闲居教子。不过他的一个儿子、两个外甥都冥顽不灵,不管他怎么督促,三个少年还是一味耽于游玩,不愿用功读书。姚某实在无法,就在山里造了别舍,让三人闭居山中,希望这样能够使他们摆脱外界干扰,专心向学。他告诉他们每季考查一次功课,如果成绩不好,将施以鞭笞。三人到山里以后,姚家儿子还能看点书,两个表兄弟总是把时间都花在制作各种玩意儿上,书本连摸也不摸。有一夜姚某的儿子像往常那样在灯下读书,只觉衣服老往下掉,好像有人从后面拽着似的,回头一看,不知从哪儿来了一只雪白的小猪,稳稳地趴在他那垂在坐席上的后衣襟上打盹,看样子十分惬意。他连忙挥动界尺去打,小猪尖叫一声跑掉了。他叫起两个兄弟,三人拿着灯追到门厅里,但见门窗全都紧闭着,竟不知那小猪是怎么跑出去的。

第二天就有一些仆人、保姆模样的人上门,说家里的小孩子无知,竟然钻到您的衣服里,被打得够受,不过现在伤已经好了,还把那小孩抱给他们看看,又告诉他们,过一会儿,夫人要亲自来造访。这些人走后,三个小伙子又惊又惧,不知会牵连到什么祸事,几乎打算逃走了。这时,有一位非常尊贵的夫人亲自登门慰问,说小儿子不懂事,被打了一界尺,伤势并不严重,告诉他们无须为此事担惊受怕。这位夫人看上去有三十来岁,风度极佳,带着许多仆人,服饰车马都十分精美阔气。她对三个年轻人关怀备至,问长问短,知道他们都还没成家,就表示愿意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他们。第二天又有三位妙龄女郎乘帷车到来,个个都美得难描难画,连几十位送亲的女子都美如天仙。霎时间宾客云集,喜筵大开,姚家三个子弟犹如置身云端,迷迷糊糊地与这三个姑娘拜了天地。有趣的是即使在这样美梦一样的情境中,兄弟三人还惦记着考查功课的日子迫在眉睫,担心自己届时免不了要吃皮肉之苦。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幻境与现实的奇异交叉。自然,对于法力无边的神仙来说,这点儿困难不过是小事一桩,夫人立即召来孔子为三人讲授文章要义;召来姜太公给他们指点兵书秘诀。三个人很快就学贯古今,兼备了文韬武略,连气度都变得高雅隽朗了。

到此为止,一切都十分圆满。他们三人曾经为之烦恼的问题不但彻底解决,还拥有了梦想不到的幸运——美丽的妻子、青云直上的前程,还有长生不老的神仙岁月。不过这一切并不是无条件的。我们注意到,夫人在将三个女儿许嫁时,是提出了附加条件的。这条件说来也不算苛刻,只是要求他们严守秘密。不过最终导致美梦成空的也正是由于他们无法做到这一点。很快,姚某从进山送粮的仆人那儿知道了儿子和外甥那里发生的惊人事变,他认定这是鬼魅作怪,立即召回三个年轻人。三个人起初还想保守秘密缄口不言,然而挨了几十皮鞭后,实在痛不可忍,只得和盘托出。姚某就将他们锁闭房中,不让他们回到山里去了。

姚家这时正聘用着一位很有学问的老先生,姚某把这件怪事告诉了这位老先生,老先生不禁跌足叹息,连叫可惜。说近来他夜观天象,见织女、婺女、须女三星都失去光彩,表明三星已然降临人间,姚家三个子侄遇到的一定是三星之神,这本是千载难逢的好事,不过现在天机已经泄露,当然就不灵了。姚某犹存妄想,赶忙打发三个年轻人回山,可那三个女子对他们不再理睬;夫人也谴责他们不守约定,说既然天机已泄,大家只好分手了。她给三个人喝了一些汤,他们立即愚蠢如昔,那些文才武略、潇洒风度全都无影无踪。想来望子成龙的姚某会为此事痛悔不已吧。而且老先生又对他说三星并未离开人间,就在附近一带。也有人传说三星是降临到河东张嘉贞家了,因为这一家后来一连三代都出了宰相。

这小说让人联想起那个古老的寓言“叶公好龙”。囿于常规,不接受突变,是世间的凡庸之辈的共同特点。对于那些异乎寻常的事物,他们本能地抱有排斥态度。这种狭隘和短视,会导致他们与人生的意外机遇失之交臂,使他们难免于噬脐之悔。小说虽然流露出浓厚的功名富贵之想,但从一个独特的认知角度上,不也揭示出人性中的某些执迷可笑之处?姚某望子成龙心切,对愚戆子侄关心备至,为他们设想周到,堪称模范家长了。但最终恰恰是他破坏了儿子和外甥们的机遇,在这个意义上,他是比三个不肖子弟更富有喜剧色彩的人物形象。小说的描写笔调充满诙谐,姚某的弄巧成拙,与姚家三个晚辈的憨态可掬,都足以令人忍俊不禁。

(孙丽华)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526条唐宋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22: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