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小说:

 

词条 妻贤致贵 陶宗仪
释义

妻贤致贵

陶宗仪

程公鹏举,在宋季被虏于兴元板桥张万户为奴,张以虏到宦家女某氏妻之。既婚之三日,即窃谓其夫曰:“观君之才貌,非久在人后者,何不为去计,而甘心于此乎?”夫疑其试己也,诉于张,张命棰之。越三日,复告曰:“君若去,必可成大器,否则终为人奴耳。”夫愈疑之,又诉于张。张命出之,遂粥[1]于市人家。妻临行,以所穿绣鞋一易程一履,泣而曰:“期执此相见矣。”程感悟,奔归宋,时年十七八,以荫补入官。迨国朝统一海宇,程为陕西行省参知政事。自与妻别,已三十余年,义其为人,未尝再娶。至是,遣人携向之鞋履,往兴元访求之。市家云:“此妇到吾家,执作甚勤,遇夜未尝解衣以寝。每纺绩达旦,毅然莫可犯。吾妻异之,视如己女。将半载,以所成布匹偿元粥镪物,乞身为尼。吾妻施赀以成其志。见居城南某庵中。”所遣人即往寻,见,以曝衣为由,故遗鞋履在地。尼见之,询其所从来。曰:“吾主翁程参政使寻其偶耳。”尼出鞋履示之,合。亟拜曰:“主母也。”尼曰:“鞋履复全,吾之愿毕矣。归见程相公与夫人,为道致意。”竟不再出。告以参政未尝娶,终不出。旋报程,移文本省,遣使檄兴元路,路官为具礼委幕属李克复防护其车舆至陕西,重为夫妇焉。

〔注〕

[1]粥(yù):同“鬻”。卖。

本篇选自《辍耕录》。

在我国封建社会道德观念中,妻子尽忠于丈夫乃天经地义之事情,也是妇女美德的基本体现。反映在文学上,即有关贤妻孝妇的事迹不仅为正统文学所关注,也是小说家津津乐道的题材。本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以贤妻义夫为题材的感人故事。

就一般情形而言,妻子舍己为夫并非都具有特别的称道价值。古代《列女传》中充满了诸如此类的记载。譬如在众多的地方志中,贞女、孝妇的事迹甚至多于文人、学士。而本文的女主人公程鹏举之妻为了激励丈夫摆脱为奴的命运,实现致身显贵的愿望,虽然惨遭卖身为奴的命运也心甘情愿,确实是感人至深。

小说中女主人公程鹏举妻有着过人识度和坚忍的性格。其过人识度表现在结婚三日即能辨别丈夫的贤愚;遭受卖身为奴的打击后能秉节持操,全身而退;在得知丈夫发迹后,能不居其功,不图回报,再次赢得丈夫对自己的尊重。其坚忍品格表现在当她身陷丈夫猜疑和主人责罚之中,能执着己见、百折不回;鬻身为奴,尽尝劳作之苦,并无怨言;托身空门,面对萧寺青灯,能澄心若水。以一人之身而兼具诸般美德,实属罕见。

相比之下,程鹏举的形象比较的概念化和缺少变化,他是一个守信重义、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仁人君子。当然,能做到这一点也属不易。总之,本篇作品可以概括为是贤妻义夫,共同演绎了一段充满酸甜苦辣、离合悲欢的人生情义佳话。

(刘水云)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526条唐宋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5: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