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望月怀远
释义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鉴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望月而思乡、念远,正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共同情思。张九龄这首《望月怀远》也是个中名篇。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海上生明月”写明月升起,回应“望月”诗题。起句看似平淡,毫无点染,如脱口而出,却展现了一幅深邃、宏阔景象。用“生”而非“升”,仿佛明月自海中缓缓吐露,写出大海包孕之态。下句的“共”字把天各一方的思绪联系在一起,于是自然引出各在天涯的情人,由景入情,转入“怀远”。月光挽起两地,牵动两颗心,共享明月时,思念似乎也有了传达的媒介。整个画面散发着高华静穆的光芒,又有缠绵不尽的画外情思。

对月怀远,通宵相思,又不能相见,难以入睡,故有“怨”。怨天涯路远,怨情人分离,怨长夜漫漫,怨月色撩人……以怨字为中心,夜色、月光、情人都笼罩在惆怅之中。三、四句用流水对,以“情人”联结“相思”,“遥夜”呼应“竟夕”,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自然流畅。

久久不能入睡,是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然而“明月不谙离恨苦”(宋晏殊《蝶恋花》),依旧清辉笼罩,甚至显得益发明亮,索性披衣出户望月。只是“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唯觉风清露浓,夜色寒凉。“披衣觉露滋”的“滋”字不仅指露水润湿衣衫,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表明时间流逝,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五、六两句纯为叙事,一个满怀心事、坐卧不宁、踯躅彷徨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平直叙述中传达出曲折的思念之情。

因怜爱这皎洁的月光,于是想要满满地捧起,赠给远方的情人,然而“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不堪盈手赠”即化用陆机诗意。相思难寄,只好返身入户,寄情于梦中相会。

全诗以月生为起,以还寝作结,完整地叙述了望月、怀远的全过程,可谓起结圆满。作者以平淡朴素的语言,流畅悦耳的音调,景中含情,曲写相思,寓怀深挚隽永,诗境清浑雅洁。至于诗中所写远人,是男是女,是情人,抑或某种理想,则不必拘泥。

作者:冯丽霞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45-46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16 21: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