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释义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鉴赏】李白说,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经常听海外归来的人谈起海上仙境,令他无限神往;从越州来的人,谈到家乡的美景也如数家珍,称赞他们的天姥山掩映在浮云丽霓之中,不输仙境,也让他兴致盎然。但瀛洲那样的仙山缥缈神秘,隐藏在万顷碧波之中,可遇而不可寻求,不如到天姥山寻幽探胜。天姥山有多高呢?越人这样崇拜它,想必应该是耸立云霄,横跨天宇,在它面前,雄伟的五岳相形见绌,奇丽的赤城山逊色三分,甚至传说中高达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也只有拜倒于它的东南面。这样的灵秀之地,还是先在梦中去亲近一番。

一夜千里,飞至越中,越中靓丽的风景令人目不暇接。美丽的镜湖如明镜,在月光照耀之下,熠熠生辉。剡溪碧波荡漾,蜿蜒曲折,美不胜收。当年,谢灵运在此流连忘返,遗踪至今尚存。诗人追随前贤,也穿上特制的登山的木屐,轻松地登上了陡峭的高峰,放眼望去,海日升空,曙色一片,耳旁天鸡啼晓。天姥山峰峦峭峙,山路盘旋,千岩万转。深山之中,光线幽暗,倚石栖息之时,感觉就像暮色降临。远处又传来阵阵声响,在山林间轰鸣,好似熊的咆哮,龙的低吟,连山颠也为之战栗。一阵乌云飘来,山谷迷濛一片,雾气腾腾,烟霭层层。电光一闪,霹雳雷至,地动山摇,丘峦崩摧,一个神仙洞府倏然而现。这个洞天福地金碧辉煌,异彩纷呈,光耀夺目。一群群仙人身披虹霓,御风而行,密密麻麻,令人心惊目眩。

诗人惊喜交加,突然从梦中醒来,梦里的仙境一下子消失得干干净净,使他惆怅不已。自古以来,美好的事物就如同流水一样,永远无法将它挽留。快乐总是短暂的,何苦折磨自己,周旋在权贵之间,低头哈腰,狼狈不堪?不如身骑白鹿,恣情山水。

诗人写梦游天姥,实际上所传达的是他的人生境界,光怪陆离中隐藏着深沉的慨叹,梦境愈出愈奇,而喟叹越来越深。可贵的是,梦境虽奇,而脉理极细。故后人评论道:“七言歌行,本出楚骚、乐府,至于太白,然后穷极笔力,优入圣域。昔人谓其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咏之使人飘扬欲仙。而尤推其《天姥吟》、《远别离》等篇,以为虽子美不能道。盖其才横绝一世,故兴会标举,非学可及,正不必执此谓子美不能及也。此篇夭矫离奇,不可方物,然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相生,丝毫不乱。”(《唐宋诗醇》卷六)

作者:鲁林华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150-151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16 16: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