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月夜忆舍弟
释义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鉴赏】一个清冷的夜晚,耳畔传来了单调的更鼓声,不由让人的心绪也变得单调、沉闷了。一位孤单的满怀愁绪的诗人,此时正月夜独坐,头脑一片空白。蓦然响起的更鼓声刹那间惊醒了他,突然,他感到了一丝清冷,猛然意识到,又是秋令时节了!

在这样一个夜晚,伴随沉闷的更鼓之声,诗人感到了分外的寂寞。这不,路上连一个行人也没有,偌大的天地似乎只有诗人自己孤单地呼吸着寂寞的空气。不! 不只他一人! 还有秋雁呢! 听,那不是它们欢快的鸣声么! 可再凝神细听,诗人倍感孤寂了! 那是一只失群的孤雁在凄楚地鸣叫,一声声,都敲打在了诗人本已孤寂的心上! “我”又何尝不想对你略加挽留了,可只怕我们的相互抚慰只会平添几分凄恻啊!

这样的寂寥,这样的冷落,都是由什么造成的呢?仅仅是因为“我”的寂寞心绪么?不! 是频仍的战乱,它阻隔了行人来往的脚步,阻断了本可频传的音信,更扼杀了太多的生灵,让空气的每一个分子都饱含了凄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样冷漠与凄凉的氛围就更容易勾起旅人的思乡之情。白露的夜晚,清露茫茫,一轮明月,朗照天空。清露更添寒意,朗照的明月却显出几分“朦胧”。明明是同样的清辉洒落,可诗人偏偏觉得“月是故乡明”,说故乡的月色更皎好! 是什么遮蔽了明月清辉的洒落呢? 恐怕是诗人孤寂的心绪吧。

仰望这轮明月,诗人开始思家了! 可是,在这看似无尽的战乱中,家园早已无存! 那就思念“我”那故乡的亲人吧! 可却早已失去了他们的音信:“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诗人的一腔愁绪无处诉说,已悲慨至无以复加的境地! 诗人还在作最后一丝幻想,“我”寄封书信试试吧,或许他们正在我们曾经居住过的某处,焦急地等待“我”的消息呢! 但诗人毕竟又是现实的,转念间,他又绝望了:“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和平时期尚且常常寄书不至,何况战乱期间呢!

生死茫茫,世事难料,闭了眼,一任清冷的侵袭……

作者:刘琴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74-275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16 17: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