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新安吏
释义 新安吏      

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鉴赏】安史叛乱,形势严峻。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次年春,郭子仪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追击,包围安庆绪叛军于邺城(治所在今河南安阳)。然而肃宗却违背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致使领兵间互不信任,诸军不相统属,及至史思明援军至,唐军大败。唐军为补充兵力,四处拉丁抽夫,致使民生哀怨。杜甫此时正由洛阳赶赴华州任所,将途中所见形诸诗篇,这便是组诗“三吏”、“三别”。《新安吏》是组诗中的第一首。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诗人开篇即以一句总括全诗,以下皆是围绕“点兵”而生发出的文字。“客”这里是杜甫自称。

诗作第一层:与新安吏的对话。看到喧嚷的人群,一张张尚嫌稚嫩的面孔,对比唐代的定制(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定制:男女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天宝三载(744),改以十八为中,二十二为丁),诗人忍不住发问:“县小更无丁?”是新安县城太小了吧,这里难道已没有可供服役的丁男了么?“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新安小吏没有正面作答,而是搬出府帖,说府帖就是这样规定的,要先抽中男去服兵役! 诗人还不罢休,继续发问:“中男绝短小,何以守卫城?”这些中男都还太过弱小,又怎能去守卫都城呢?没有人再去理会这个“饶舌”的路人。

于是“路人”将目光转向人群,此即诗作第二层。杜甫打量着这些被抓的中男,他们有的稍显健硕,旁边尚有母亲相送,可有的却骨瘦如柴,尚自伶俜一人! 在扰攘的人群中,竟不见一位父亲的身影! 话外之音已不言自明:作为“丁”男的父亲们,也许正出征在外,也许早已尸横疆场。于是,诗人深感悲凉,“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白水与青山都在为众人的不幸而呜咽!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诗人袖手而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群走过,远去,他什么也做不了。于是诗作转入第三层:劝慰征人。其实,与其说是劝慰,不如说是诗人的喃喃自语吧!行者行矣,只剩下这位失魂落魄的“路人”,伶俜地在此低语。

其实,因眼含着恢复的热望,更多“劝慰”之语,或许并非出自诗人本心,不读也罢。

作者:刘琴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38-239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16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