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和练秀才杨柳
释义 和练秀才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鉴赏】我国古代有折柳赠别的习俗,这种习俗始于汉代而盛于唐代。据《三辅黄图》载:“汉人送客至灞桥,往往折柳赠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一方面是“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另一方面的喻义是亲朋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相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中有“年年折柳,灞陵伤别”的句子,即指此事。唐代盛行折柳赠别,这种习俗自然会出现在唐诗中。

这首诗虽未指明地点,细味诗意,可能也是写灞陵折柳赠别的事。诗的开头两句描写送别的场景。“水边杨柳曲尘丝”描写春风中水边碧柳生意盎然的秀姿。浓密的柳枝柔嫩轻盈,纷披下垂,在春风中迎风漫舞,轻盈袅娜,如同万条绿色的丝带一般。行者驻马,向亲友说一声:“烦君折一枝柳枝。”“烦”即烦劳之意,是行者向送者表示感激之情。

正面描绘别情离绪,似乎已成箭在弦上之势,但诗人反而绕开,借春风柳枝来侧面表现离伤愁绪。“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的好处在于用赋比兴的手法,将眼前柳枝的形象与黯然销魂的离人形象融为一体。柳枝虽是被折下,握在行人手中,但多情的春风还是殷勤地吹拂着。这基本上是赋实,虽有虚笔,但仍是从现实生活中锤炼出来的艺术形象。殷勤的春风温柔地吹着柳枝,似有“相惜”之意,仿佛就像前来送行的友人。这是一种十分动情的联想和幻觉,行者以折柳自喻,而将送行者比作春风,以春风拂柳比友人的诚挚关心,这是由兴而比。后两句以特写式的镜头,运实入虚,生动地揭示了送者与行者的真挚情谊,虚实相生,别具情致。诗人匠心独运,造语新奇,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将本来无知的春风、柳枝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感情,这就使得形象的比喻旨意无穷,达到物我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以致很难分清是借物寓情还是直接以物拟人了,从而使全诗风流蕴藉,意境深远,余韵悠长。

作者:陈鹏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366-367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3: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