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长门怨(其一)
释义 长门怨(其一)      

刘皂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鉴赏】这是一首典型的宫怨诗。宫怨题材,由来既久,以南北朝为最盛,唐代的宫怨诗,名篇繁多,大凡诗人,往往有所涉猎。

关于“长门”的典故,传说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托司马相如写《长门赋》申诉衷情,乞求汉武帝回心转意。后来这一典故构成了宫怨诗起源的一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经常性的主题。诗歌以失宠妃嫔为第一人称,通过她的视觉和心理的真切细致的描绘,反映了失宠妃嫔的寂寞和忧伤之情。

秋夜是宫怨诗人常常乐意选择的场景。秋天是一年中最伤情的季节,彼时凉意初至、万物凋零,用来形容凄凉冷落的失宠妃嫔的心理是最合适不过了,两者之间有命运上的相似处。夜晚,是一天最无所事事的时候,人在漫长的无聊当中,最容易反思自身的命运,越发增添悲伤情绪。秋夜固然难熬,如果再继之以滴答的冷雨,那种萧瑟悲凉之感,更是难以抑制了。“长”字,既指现实中秋夜和雨的持续时间,也是失宠妃嫔久久纠缠的梦魇。诗人将三种最伤情的自然界物象凑到了一句之内,在这浓郁的气氛里,诗歌主人公的悲痛之情被推到极致。

昭阳殿,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的居所,一般当作获宠妃嫔的代称。同是雨,洒在长门宫里的是哀愁的,飘在昭阳殿里的却是彩色的。诗歌主人公忧愁的心情,伴随着秋雨来到了昭阳殿。也许她还眷念着这里,但是这里的欢歌笑语已与她全然无关了。昭阳殿的一切,只能残存在无数次心底的回忆中,此生此世,她不可能再有机会亲自登临了。

三、四两句写得格外巧妙,将已断的君恩与不断的泪行进行鲜明的对比,不仅写出了诗歌主人公绵绵不绝的深厚情意,而且反映了君主恩浅意淡、喜新厌旧的薄情行径。诗人以“不学”两字,表达了主人公痴情依旧的态度,也旗帜鲜明的否定了君主的行为。“千行更万行”,以夸张的笔法来写主人公日复一日、永不干涸的泪水,将怨怼的妃嫔形象推向了极点,掩卷之余,令人叹惋。

诗歌措辞平易,造句奇特,善于布置意象,能于常见之外显出新颖,以对比、拟人手法结尾,自然巧妙,余韵无穷。

作者:徐昌盛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493-494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4: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