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送魏大从军
释义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鉴赏】魏大是陈子昂的友人,要去边境的军队里工作,陈子昂便写了这首诗为他送行。

子昂的诗中,涌动的从来就是慷慨激昂的情调,很少儿女情长。这首送别诗,唯以国家民族之大义期望友人,颇具雄豪之气。

首联读之,即歆动人心。汉将霍去病,当汉武帝要给他成家时,曾慷慨激昂地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话语中有一种基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凌厉之气,陈子昂以此期待他的好朋友魏大能够同样具有这样的精神。魏绛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大臣,他提出和戎之策,以金帛结好戎人,而取代从前的征伐之策,从而蚕食戎地,扩张晋国的疆域。两人的风格,一文一武,而魏绛又刚好与魏大同姓,典故的使用颇有深意,其寄希望于朋友之深,也可见出。

“三河道”,指黄河中段地区,古有河东、河内、河南并称三河之说。陈子昂大概是在洛阳附近与魏大分别的,他希望魏大能够力追六郡之雄(六郡,指汉代边境上的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其地民风强悍,往往被作为抵抗匈奴侵扰的先头部队),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下联续写魏大所往之地,是在雁山狐塞之间。雁山即雁门山,狐塞即飞狐关,均在今山西北部,其地在陈子昂时代是契丹袭扰之地。一个“横”字,一个“接”字,铿锵有力,将北方战场险恶而重要的地势凸显得淋漓尽致。而结句的“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更是对魏大多所期许,陈子昂鼓励他不要使边境上只留下汉代将军们的战功,而要将自己的名字也刻在卫国戍边的青史之上。

此诗充满着雄健的气势,少藻饰,多耿直之气。韩愈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荐士》)就是指他的这类刚健有骨气的诗歌而言。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亦云:“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与沈佺期、宋之问等人雕琢的诗风相比,陈子昂的确称得上是初唐诗坛扭转风气的人物。

作者:黄鸣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1-22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6 8:5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