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望洞庭
释义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鉴赏】洞庭湖,一个美丽而偏远的地方,她总是不经意地出现在文人的笔墨下,“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而皓月当空,碧水无澜,此情此景,又是另一番洞庭景象。

又是一个秋日,落日的余晖还没褪尽,远处的青山此时已呈现出一种墨绿色,虫子、青蛙在远处的山水里低吟浅唱。船家此时早已收起了桨,任船儿在夕阳余晖映照下的湖面上摇晃。渐渐地,洞庭湖水变得平静起来,霞光散尽,湖水慢慢变黑,又慢慢地像铺上一层银色,一轮满月,倒映在湖水里,一派宁静、和谐。不知人是在画中,还是在梦中。

傍晚,吃过了晚饭,诗人来到了洞庭湖畔,洞庭之景,美不胜收,于是流连于湖畔,不知不觉,到了夜晚时分。他本是洛阳人,却来到了洞庭湖,心里想道,这也许是上天赐予的一种缘分吧! 于是内心豁然开朗,转任和州的伤心抑郁一扫而光。他悠闲地漫步在湖边,看着浩瀚的湖面,沉静无比,好似一面未磨的古镜,皎洁的秋月倒映在湖水里,两相辉映,于是吟诗曰:“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在梦得那个年代,是没有玻璃的,镜子都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镜面,平静而又不过于光滑,明朗而又不过于光亮,朦朦胧胧,恰到好处,用来比喻秋夜洞庭湖,再好不过。

梦得悠然自得,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座破旧的亭子里,此时,视线由近至远,洞庭山水尽收眼底,墨色群山掩映在湖水里,那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君山吧! 此时,遥看湖水,犹如一只纯洁无瑕的银盘,而那掩映在湖中的群山则好像是白银盘里盛放的一螺青黛,美妙无比。于是吟诗曰:“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此时已全然陶醉在这幅风景画里。现时现刻,诗人梦得的心也豁然开朗起来,是啊,虽然我连遭贬斥,但从另一方面想,我又因这些厄运看到了许多好山好水,如果不是因此,我又怎么会突发灵感,吟出如此好诗呢?就像刚才,如果我不登高远眺,就不会看到山水合一这一番美景了。所以,我也不必再为被贬,流落他乡而苦恼郁闷了。

踏着清露,听着虫唱,吟着好诗,和着美景,诗人梦得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作者:卢欢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416-417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16 22: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