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芙蓉楼送辛渐 |
释义 |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鉴赏】这首诗是王昌龄的名篇,最后一句尤为脍炙人口。此诗通篇浑然一体,无论是内心情感的表白,还是送别意境的营造,都与“一片冰心在玉壶”相一致。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今镇江西北。王昌龄当时在南京做官,友人辛渐即将由镇江过江,取道扬州前往洛阳。王昌龄从南京赶到镇江,在芙蓉楼给辛渐饯行。雨一直下个不停,一夜寒雨汇入江水,东流吴地。“寒”字,点明季节特征,亦衬托心情之黯然神伤。“连”字说明雨下得很大很久,雨水、雾气、涟漪,水天一色。烟波浩渺,江水东流不尽,更显得水天苍茫一片。夜雨无眠,惜别的意绪和落不尽的寒雨,带着悲凉的意味,却因为滚滚江水的不尽奔腾而显得意气不堕。 天一亮,诗人送友人乘船北上。夜雨洗净了天空,格外澄澈。开阔的江面上,楚山孤立。这是眼前所见之景,楚山的孤独却源于诗人的感情投射。友人的离去,使他感到深深的孤寂,故眼中所见独立的楚山亦觉其孤独。同时,楚山岿然不动、遗世独立的姿态,亦是诗人不屈于世俗的精神意志的外现。山是即景,亦喻心境,更是诗人人格的象征。 话别之际,诗人托友人向洛阳亲友带个口讯,说如果问到他现在的处境,回答就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无论处境如何艰难,他都会坚持做人的原则,纯净真诚,坚贞不虚。南朝诗人鲍照《白头吟》即有云:“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冰心玉壶,就是光明磊落、表里如一的品质,唐人如李白、卢纶、骆宾王、王维等人多以玉壶作为人格的自勉。唐人在《玉壶冰赋》中云:“壶至洁,玉至鲜,有若君子清标。俨然色澄澄而外澈,质规规而内圆。”王维《清如玉壶冰》诗云:“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气似庭霜积,光含砌月余。”他们都对玉壶象征的品格心向往之。其时诗人正处人生的低潮期,从岭南被贬归来任江宁丞,几年后被贬更其偏远的龙标。所谓“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可知诗人虽然被短暂招回,但众口铄金,日子并不好过。这一句托给朋友的话,更是坚定不移的自我表白和自勉。 这首诗具有纯澈明净的特征,不仅表现在诗歌的写景造境上,更和诗人的内心世界浑然一体,故此深入人心。 作者:张春晓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81-82页.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