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释义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鉴赏】张说开元年间与姚崇不谐,被贬岳州(今湖南岳阳),这首诗就是他在贬谪中所写。梁六即梁知微,是作者友人,时任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途经岳州入朝,张说就写了这首诗为他送行。

岳州即巴陵,首句写地点,入笔虽平,而蓄势甚深。洞庭八百里,气象淼渺,古来共谈。在张说的大手笔下,一定有格外的风致让读者欣赏。果然,下句就用笔不凡。“日见孤峰水上浮”,君山之峰,浮于水上,动态之中已有厚重之势、突兀之笔,而峰为孤峰,更是张说处在贬谪之中的贬宦之情的流露。不然,以洞庭湖山水之佳,峰峦自然也是秀丽的,但一个“孤”字,就将张说的主体情绪表露无遗。

“闻道神仙不可接”,此处的“神仙”颇有意味。洞庭湖是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地方。传说它是湘君姊妹的游息之所,又有人说湖底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于其中(王嘉《拾遗记》)。这是表层的意思。事实上,在热衷于事功的人看来,神仙更是皇帝的代称。能与神仙接近,就是说能在皇帝身边得到任用。这也是古典文学中的一种常见的象征意象。张说是一位热衷于权位的人。史载其“素与姚元崇不平,罢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坐累徙岳州,停实封。说既失执政意,内自惧。雅与苏瑰善,时瑰子颋为相,因作《五君咏》献颋,其一纪瑰也,候瑰忌日致之。颋览诗呜咽,未几,见帝陈说忠謇有勋,不宜弃外,遂迁荆州长史。”(《新唐书·张说传》)为了重新回到朝廷中枢,他不惜矫情待时,向故人之子求援,终于如愿回到长安。写作此诗时,他还被贬在洞庭湖边,以张说的心理来说,看到友人进京入朝,他的心中未免有些牢骚,有些希冀。正因为此,末句之“心随湖水共悠悠”就好理解了,这是张说的求进之心在同湖水共悠悠啊!

此诗笔力开阔,运思天然,通体散行,具有盛唐的特点。胡震亨说张说“变沈、宋典整前则,开高、岑清矫后规”,是初盛唐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这个评价是允当的。

作者:黄鸣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40-41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6 8: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