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登高
释义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鉴赏】《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之一。七律这种诗体产生于初唐,到盛唐时期已发展到成熟阶段,其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家正是杜甫。按常规写法,七律每句七字,每首八句,每两句称为一联。四联之中,中间两联要求对仗,分别写景(或叙事)、抒情,从而形成一种很严整的结构。由于杜甫的诗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因而往往对常格有所突破。我们细读这首《登高》,不难发现它四联都是对偶句,既特别严整,又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它的前两联都是景语。首联二句写江边所见实景:西风凄厉,秋空高远,猿鸣哀怨。渚边江水清澈,沙滩白茫茫,飞鸟上下盘旋。描写的方法也相同,就是在“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物象上,分别加上一个形容词,而这一个个形容词正是诗人面对深秋景物的感受,暗示主人公正在凭高远望。颈联由眼前景物推而广之,驰骋想象的翅膀,描写深秋之际的整个自然界:在无边无际的空间里,到处都是落叶飘零,萧萧而下。而眼前这条浩浩西来、滚滚东去的大江,又让人强烈地意识到“日月不催人自老”,顿生宇宙无涯、人生有限的感慨,引发创作主体关于人生经历和命运的思考。前人特别欣赏“无边落木”一联境界的壮阔。它的好处在于景语中含有哲理,让读者回味无穷。从结构上又自然转入后两联的叙事和抒情。

“登高”要叙的事当然是佳节如何度过。盛唐诗人王维早就唱出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人之常情,等于为重阳诗确定了主题。而在杜甫重阳诗的系列里,大历二年在夔州写的这一首很有可能是最后一首,这也促使诗人把今年的重阳节和已往的许多个重阳节加以对照,此时此际,杜甫真是百感交集。大半生颠沛流离,直到垂暮之年还在万里之外的客中奔波。更兼年老体衰,百病缠身,亲朋好友一个都不在眼前,而时局又不安定,前程在未卜之中,其处境的孤立无援,心绪的孤独寂寞可想而知。值得注意的是,“万里”、“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等词语,都是写实,而非夸张。诗人确实身处去故乡万里之外,“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也在印证着诗人晚境的凄凉。正是时局的艰难、人生的苦难以及功业未成的折磨,才使诗人过早地繁霜染白双鬓。那么,是否有可以暂时解除烦恼、给重阳节多少带来一点欢乐气氛的方法呢? 消愁唯有酒,可惜的是喝惯了的一杯浊酒最近也被迫中断了,可能是健康的原因,也可能是经济的原因。全诗以愁绪无法排解作结。有人批评此诗“感伤过甚,结尾处情绪不免低沉”。实情如此,能不低沉吗?

这首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首句“猿啸哀”用《水经注·江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典故,拈出一个“哀”字。第五句“悲秋”用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典故,拈出一个“悲”字,很自然地构成笼罩全诗的感情基调,从而使写景和叙事都染上感伤、哀怨的色彩,在反复咏叹中增强力度,使读者深受感动。

作者:杨军
:乐云,黄鸣 主编.唐诗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46-247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0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3: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