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南吕·懒画眉】春日闺中即事 沈仕 |
释义 | 南【南吕·懒画眉】 春日闺中即事 东风吹粉酿梨花,几日相思闷转加。偶闻人语隔窗纱,不觉猛地浑身乍〔1〕,却原来是架上鹦哥不是他。 注释 〔1〕乍:“炸”的借字,炸裂、冲动的意思。浑身乍:全身都像炸裂了一样。 鉴赏 此曲堪称沈仕小令的代表作,开卷微吟,春风扑面,绮丽典雅,余韵未尽,让读者有欲罢未休之感。作者以女子一刹那的错觉来表现对心上人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言简义丰,意内言外,把一个怀春少女的情思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可谓是典型的“沈青门体”风格。 让我们来通读全曲:东风劲吹,梨花飘香,我们的女主人公已经有好几日没有和心上人相会了。莺歌燕舞,骀荡春光,不禁引起多情少女的绵绵相思。于是,这姑娘的相思之情顿时转化为郁闷之情。突然,隔着窗纱,她仿佛听到有人在说话——“不觉猛地浑身乍”!听到人语,姑娘浑身上下都颤抖起来!刚才的百无聊赖,顷刻间被这话语吹得烟消云散!那种惊喜、亢奋的感觉如同云开雾散,雨过天晴。姑娘马上打开纱窗一看,又顿时呆傻了:原来是架子上的鹦鹉在说话,而不是她的心上人来找她。 这无疑是一个特写镜头,很像影片中亟待抢拍的“蒙太奇”。作者抓住闺中少女偶然间听到鹦哥学语,误以为情人到来的情感的表现,十分传神地描摹出热恋中少女的心灵冲动。“不觉猛地浑身乍”一语最为传神,是全曲警句及精髓所在。翻遍唐诗宋词元曲,没有那首能像此曲一样,把一个少女的热恋之情写得如此激切、如此透明、如此淳厚。她错把鹦鹉学舌当作情人之语,实在是爱得太深、太傻、太痴、太苦了。 到了清代,曹雪芹也写了一只鹦鹉让一个痴情少女泪如雨下的故事,这个女孩就是林黛玉。在《红楼梦》中,潇湘馆里那只鹦哥能学舌:“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便让林黛玉“那眼泪如断线之珠直滚下来”。未知曹公是否受了沈仕的启迪? 我们再回过头来细细品味沈仕笔下这位少女的这份真诚、痴心、呆气的爱。“却原来是架上鹦哥不是他”,怎会把鹦哥当成他呢?自然是因为鹦哥模仿了他的语言和声调。由此可见,这个“他”曾与女主人公朝夕相处、关系密切,甚至连鹦鹉都已熟悉并模仿他的声音。可是,眼下的少女听到的只是鹦哥的声音——鹦哥尚且不能忘记他的言语,女主人公自然更加难以脱卸这相思之苦了! 用简洁的口头语言表现绵密细腻的情致,构思精巧而不乏情趣,是这首小令沁人心脾、脍炙人口的重要原因。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