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仙吕·一封书】闲适(四首其三) 金銮 |
释义 | 南【仙吕·一封书】 闲适(四首其三) 青溪畔小园,任荒芜种几年。《黄庭》畔小笺,任生疏写半篇。分来红药春前好,摘去青葵雨后鲜。又不瘨,又不仙,拾得榆钱当酒钱。 鉴赏 《闲适》小令共四首,此为其三,正如曲题所示,本曲乃乐闲之作。由于不幸家道中落,科场上又屡屡失意,为获取心灵的自适、思想的自由,金銮主动放弃了对功名荣利的争逐追求,绝意仕进,放浪于江湖。这支曲子就是其闲散淡泊情怀的集中写照。 “青溪”二句与“《黄庭》”二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一里一外,组接成一幅闲适自得的田园耕读画卷。两个“任”字更是突出地表明了作者不为物累、不为形役、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隐逸心态。“《黄庭》”指东晋王羲之书写的《黄庭经》法帖。由于《黄庭经》是道教的重要经典,因此对《黄庭经》法帖的临摹也反映出作者的乐道好隐。“分来”句与“摘去”句也构成对仗,“分来”与“摘去”相对,“红药”与“青葵”相对,“好”与“鲜”相对,给人以触觉、视觉、嗅觉、味觉等各种冲击,鲜活地描绘出闲隐生活的恬美惬意。末三句“又不瘨,又不仙,拾得榆钱当酒钱”具有总结陈词的意味,可见作者始终以凡夫俗子自任,其隐逸姿态并不等同于高蹈出世的仙道中人。他自觉地疏离于主流意识形态,却并非以清高自命、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为了身心的自然和谐与不受羁牵。“拾得”句殊为风趣诙谐,自我调侃中无不彰显出作者自食其力、不以人为俯仰的乐观通脱之情,也体现了明中叶以还城市工商业发展背景下,自我觉醒、享乐至上的市民意识。 该曲无论就其思想内容而言,还是在艺术特点方面,均继承了同类题材的元代散曲。曲风洒脱豪逸,疏放显豁而不失清丽。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