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赠阙下裴舍人
释义 赠阙下裴舍人      

钱起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宵汉常悬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鉴赏】此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这是一首投赠诗,当作于大历四年(769),时钱起48岁,任蓝田尉已十年,作此诗求裴舍人引荐。唐代皇帝身边的职官,有通事舍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这些“侍从之臣”每天都要随侍皇帝左右,过问机密大事,实际权力很大。此诗的弦外之音,是希望裴舍人给予援引,历来以用景色隐含的请求提携之意和不落窠臼的恭维手段而闻名。此诗后钱起果然得到推举,任司勋员外郎。

诗歌前半部分以写景为主,但融情于景;后半部分以抒情为主,但思与景谐。诗人含蓄地赞颂了裴舍人,并委婉地陈述了自己的心事。

前两联并未切入正题,像不经意地描绘了一幅艳丽的宫苑春景图:早春二月,上林苑里黄鹂成群飞鸣;紫禁城中春意盎然,树木葱茏,淡淡春阴。长乐宫的钟声缓缓,龙池边千万株杨柳苍翠欲滴。实际上这四句写的都是皇宫苑囿殿阁的景色,诗人的目的是在“景语”中烘托出裴舍人的特殊身份地位。由于裴舍人追随御辇,侍从宸居,就能看到一般官员看不到的宫苑景色。虽没有一个字正面提到裴舍人,但句句都在恭维裴舍人,为后四句请求其引荐,留下了伏笔又不露痕迹,可见手法高妙。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并写到请求援引的题旨上。颈联自伤不遇,表明愁云难散,虽然如此,作者还是表示自己有一颗为朝廷做事的衷心。阳和,仲春,应首句三月。捧日心,喻衷心辅佐帝王。三国时人程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及兖州反,赖昱得以保全三城。曹操曰:“卿当终为吾心腹。”昱本名立,曹操于其上加“日”,故改名为“昱”。

尾联紧承上联,继续诉说“穷途”之恨。献赋,以辞赋献于皇帝,借以表示忠诚。“十年犹未遇”中的“十”字虽是虚指,但也极言时间之长,接着又用了一个“犹”字,更充分地反映了他求官心切之情。按此逻辑,下句应该是扼腕疾呼了,但诗人却自怨自艾,用了一个“羞”字加以缓和。最后一句非常巧妙,它一方面写出自己请求裴舍人援引之意,另一方面又对戴华簪的舍人寄予羡慕、恭维之情。在唐朝官制中三品之服配七旒宝饰角簪,舍人官五品,这里自是恭维。这一句细致入微地表现诗人那种“求田问舍”的情状,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干谒之情,又保留了自己的骨气。

全诗表达了一种恭维、求援之意,却未有一句是明写作者自己之情,而只在景色和感情的描写中点明了自己的想法,隐约曲折,富丽精工,又不流于藻饰堆砌,颇见作者娴熟的艺术技巧。而“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也是“标雅古今”的名句。

作者:阮森丽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80-281-282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10: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