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贼平后送人北归 |
释义 | 贼平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鉴赏】从诗题推测,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安史之乱刚结束不久。其时司空曙身处南方,战乱甫平,诗人送同来避难的友人北归,伤感之下,写下了这首送别诗。 首联交代送友人北归的来龙去脉。当年战乱之时,我们一起逃到南方避难,如今时局定定,你却独自北归家园,好友相别,怎不令人悲伤? 司空曙是广平人,据考证在今河北或北京境内,是“安史之乱”的重灾区。友人北归而诗人滞留南方,是因为不忍目睹家乡战乱后的凋零残状,抑或有其他难言之隐?诗中没有明说,但一“独”字,却不免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内心难以言说的苦衷与悲伤。 颔联则以自身恶劣处境出发,遥想故乡家园的荒凉景象。“他乡生白发”,一是表明战乱之久,滞留南方时间之长;二是暗示因战乱迁移、流落异乡而导致身体衰老,白发横生。“安史之乱”长达八年,诗人也历经中年而衰老,人生精力最旺盛的阶段却颠沛流离,如何不让人扼腕痛惜?“旧国见青山”,则是对远在北方故园的遥想。那里是战乱的重灾区,即便是战事平息,但田园庐舍恐怕是一片废墟,惟有青山相见了。此句既是遥想,也是对故人回归北方后的担忧。如此荒凉废弃之地,友人该何处立足?诗人对友人的拳拳关爱,溢于言表。 颈联则是想象友人北归途中的所见所闻。早晨行路时,你可能要经过许多残破废弃的营垒;在夜里你只能披星戴月,露宿在荒凉故关。“晓行”和“繁星”,极言友人行程之匆忙急切,风尘仆仆。“残垒”与“故关”,则暗示所经之地,都曾经饱受战争的摧残,一片狼藉。诗人对友人北归途中的艰难险阻深表担忧。 尾联继续想象友人北归中的凄凉景象,伤痛哀愁的氛围愈发浓郁。这一路长途跋涉之中,你将与旷野里的孤单的飞禽以及枯黄的野草为伴,在这样衰飒萧条的环境里,你的容颜将充满悲愁与苦涩。明徐用吾《唐诗分类绳尺》评曰:“观其结句,犹不免有悲伤之意,其与《诗经》‘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同一用意。”“寒禽”与“衰草”两词,无疑将思念与悲伤的气氛渲染到极致。 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司空曙才华横溢,但仕途蹭蹬,又历经战乱,其诗多写异乡流落之感与穷愁失意之情。就此诗而言,既表达了送别友人北归的思念与忧虑,同时寄寓着诗人对故国残破的悲痛。此外,结尾处点明题旨,从友人北归之愁,联想到个人身世之愁,再上升到时代之愁、家国之愁,意蕴隽永而悲情毕现。 作者:乐云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14-215页.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