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赠内人 |
释义 | 赠内人 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鉴赏】 内人,指宫女,因皇宫又称大内,故称。唐代诗人中写宫词的很多,如“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司马扎《宫怨》),“草生宫阙国无主,玉树后庭花为谁”(许浑《陈宫怨》),“吴王别殿绕江水,后宫不开美人死”(王建《古宫怨》)等等,大抵抒发对宫人容颜易逝、无人欣赏的悲愤与无奈。此诗亦写宫怨,但却匠心独运,构思精妙。在纤细如发的细节描写中,勾勒出宫人慵懒无聊的闲愁情态,含蓄委婉地表达出宫人复杂微妙的心绪变化,令人如临其境,如在眼前。 首句点出时间地点,看似平淡,实则下笔精妙,字字珠玑。门是“禁门”,树是“宫树”,表明地点在皇宫深院,一“禁”字,一“宫”字,凸显出深宫重门的森严与幽闭。“月痕过”表明时间,月光由宫门慢慢转移到树梢,此时已是深夜,万籁俱寂。二句则交代主要人物的出场及行动细节。在这样的深宫内院中,在这样的午夜时分,有一位绝色美女却迟迟不愿睡去,而是睁开着清澈明媚的双眸,痴痴地呆望着树上那双宿双栖的鹭鸟的巢穴,她到底苦思冥想什么呢?诗人没有交代,但读者分明可以感受到这位绝色宫女的孤寂与哀怨。 一、二句写室外,描绘宫女在月下痴看鹭巢的场景。三、四句则转入室内,写宫女在灯影下百无赖聊之际的微妙动作。呆望许久,她突然从头下拔下玉钗,挑开灯焰救出正在扑火的飞蛾。一“拔”字,一“剔”字,展现出宫女动作之优雅。“救飞蛾”三字,则传递出她的善良及美好心愿,孙洙评价此举为“慧心仁术”(《唐诗三百首》),此诚不虚也。 此诗之所以为后人称诵,一是炼字用词精妙贴切,如“过”、“拔”、“剔”等字,用笔简洁却形象生动,入木三分。二是场景与动作描写传神细腻,从月下徘徊到灯影之畔,从“看宿鹭”到“拔玉钗”再到“剔开红焰”,均彰显出作者观察的细致与构思的巧妙。三是委婉曲折而含意隽永。“月痕过”中之“过”字,看似写的是月光的位移,但何尝不是暗喻着青春的易逝?“媚眼惟看宿鹭窠”,不正好象征着宫女对双宿双飞的幸福生活的向往?“剔开红焰救飞蛾”,看似是拯救扑火的飞蛾,但飞蛾扑火的悲剧,又何尝不是宫女孤寂一生命运的影射? 本诗写宫怨,但全诗无一处写哀怨,更不用说讽刺与控诉。然而通读全篇,在宫女散漫的动作与慵懒的神情背后,却无处不含哀怨,无处不寓自怨自怜。在此,诗人对宫女不幸遭遇的同情怜悯以及对后宫制度的曲婉讽刺,则一目了然也。 作者:乐云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379-380页.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