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释义 |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鉴赏】岑参是盛唐诗人中最擅长描写边塞的诗人。他的诗歌,雄壮豪迈,善于运用边疆特有的地名、景物来创造出中原读者所不熟悉的画面和意境,从而获得审美认知的效果。 本诗作于轮台,在唐代属安西都护府。封常清的此次西征,不知是哪一次战争,现已失考。起句便用肃穆的诗句勾勒出了警拔庄重的画面:轮台的城头吹起了凄厉的军角之声,轮台城北的夜空中,旄头星从长空中坠落。因为旄头星代表着胡人,所以,它的坠落,预示着胡人将在这场战争中溃败。还未出师就有此吉兆,此去定然大捷。本诗的起法相当独特,两句中每句有三字相同,似乎少有这种写法,但分外警策。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曰:“起法磊磊落落,送别之作,应以嘉州为则。”这种起法,大开大阖,给人瑰奇磊落之感。 次句写军情之急。羽书是军中快信,昨夜已经过了渠黎,将消息传到了我军,胡人的单于已经到了金山西边了! 渠黎,即渠犂,汉西域诸国之一,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尉犂县西北。金山,即金岭,今新疆北部的博格达山。从戍楼西望,天边升起了高高的黑色烟尘,那是胡人进攻的迹象。汉兵屯戍在轮台北边,早已做好了出征的准备。只见在开路的节旄导引下,封大夫骑在马上,率军出发了。这正是天刚亮的时候,四面八方的军营敲起了鼓,鼓声咚咚,似乎连雪海都为之涌动;三军将士,个个精神饱满,甲胄鲜明,齐声大呼,这呼声似乎连阴山都为之颤抖。阴山,今乌鲁木齐东部的天山山脉,古亦称阴山。这段描写将出征场景如画卷般铺陈在读者眼前,尤其是“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大唐将士所向无前,雪海、阴山,见证了他们英勇杀敌的气势与英姿。 此去迎击敌军,部队需在一片雪原上行军。远远望去,在与敌军交接的边塞上空,云气低垂,似乎夹杂着杀伐决断的金鼓战音。脚下的草原上,累累的白骨缠着草根,不时跘着战士们的脚跟。剑河风急,吹得阴云布满了天空;攀过沙口之时,只见石头都冻得像铁一样,马蹄踩了上去,都冻着拔不起来,硬拔的话,会把马掌都扯脱。这里画面一转,从引人兴奋的出征转向了艰苦的行军。愈艰苦,我们就愈感受到唐军将士的英勇顽强和不畏困难的精神。 末四句则以议论终结本诗。亚相(封常清时摄御史中丞)勤王也甘于苦辛,以苦为乐,因为这是他的职责所在。并且,大夫有一个宏愿,发誓一定扫清边塞的战乱,以此报答国恩。最后一句,引古来历史为喻,谁不见古往今来的历史是如何辉煌呢?但是,今天我们就要创造一个胜过前人的大大的辉煌! 让我们用一场大胜,在青史上书写下自己的名字! 诗到结尾,气势也到达了顶点,其意态悠扬,音节自然。 综观全诗,起笔磊落,收笔豪健,前十四句,句句用韵,两韵即换,节奏上给人暴风骤雨之感,最后四句其声舒扬,其意昂然,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难怪清代王士祯选,吴煊、胡昉辑注的《唐贤三昧集辑注》称其“何减少陵”!岑参此诗,的确给人一种近似于杜甫诗的千锤百炼的感觉,余音袅袅。 作者:黄鸣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73-74-75页.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