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赋得暮雨送李胄
释义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鉴赏】此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也是咏暮雨的送别诗,重在写景。诗中的“楚江”、“建业”,是送别之地。诗人伫立在暮雨中为友人送行,暮雨纷纷好像也饱含着情谊,友人要到遥远的地方,不免惜别难舍。泪水与雨丝同时落下,情与景也巧妙融合。全篇以疏淡有致的笔墨,绘出一幅动静相生、富有情味的江上烟雨图,表现诗人对自然景物细致的观察和精微的刻画。

首联写送别之地,扣紧“雨”、“暮”主题。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暮钟时”,即傍晚时分,当时佛寺中早晚都以钟鼓报时,所谓“暮鼓晨钟”。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这就暗切了题中的“送”字。“微雨里”的“里”字,既显示了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这样,后面的帆重、鸟迟这类现象始可出现。这一联,淡淡几笔,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同时,为二、三联画面的出现,涂上一层灰暗的底色。

二、三两联渲染朦胧暗淡的景色。颔联写暮雨中航行江上,帆湿而重;鸟飞空中,振翅不速。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颈联写海门不见,浦树含滋,“深”和“远”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四句诗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浦树远,显其邃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与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染上离愁别绪。李白有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是以离帆入诗的,写出了行人远去的过程,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感情。而海门“不见”,也正暗示李胄的东去,诗人极目而视,神萦魂牵。

末联写离愁无限,但随着情感迸发,一改含蓄之风而直抒胸臆。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这一字增强了情的形象性,又进一步加深了景的感情色彩,使得情和景“妙合无垠”,“互藏其宅”(王夫之《姜斋诗话》)。全诗以“微雨”起,用“散丝”结,一脉贯通,前后呼应,浑然一体。所选景物自然形象,语境朴实深远,很好地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作者:阮森丽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04-205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2: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