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阁夜 |
释义 |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鉴赏】本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时在夔州。 起句即工整老劲。岁暮,指明时令在冬日;阴阳,日月;短景,夜长昼短。日月如梭,在冬日里白天本来就短,此处用一“催”字,使其频率更加快捷,从而更凸显出黑夜之长。天涯者,指诗人所居之地夔州,距离自己的家乡的确是有天涯之远。在寒冷的夜晚,雪过天晴,霜雪发出银白色的反光,映得静寂的长夜越发辽远绵长。 而颔联则从这霁雪的寒宵中引申而出。五更的鼓角,在辽阔的天际回荡,更显悲壮;三峡的江面,映照着长天的星河,冰冷的江水向东奔流,搅碎了星河的倒影,动摇着,起伏着,不尽长江滚滚而下。此联意象极为壮阔,光芒四射,精气逼人,音节雄浑,波澜壮阔,而诗句中又满盈沉着淋漓之致,一向是杜诗中的名句。宋人有以此二联为用典者,如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西清诗话》以为此诗用《祢衡传》及《汉武故事》之典,但其说颇嫌迂曲。因为老杜身处夔州,其地在三峡,景色壮丽,天下少有。雪夜独醒,所描绘者,正是本地风味,其气沉劲疾,全出于老杜精湛的诗艺,又何所依赖于用典?《瀛奎律髓汇评》引清纪昀说“宋人诗话穿凿可笑”,是为确评。 颈联“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亦苍凉警拔。野哭和夷歌,都是让人落泪的声音。此年川东有崔旰之乱,从去年延续到今年方才结束,所谓“闻战伐”即指此乱。“野哭千家”,可见死者之多,民众命运之惨。夷歌为当地少数民族的土风,渔人和樵夫都唱起了夷歌,更显得异域殊方而情怀悲凉。 尾联似平而实不平。卧龙指诸葛亮,奠定蜀汉立国基业;跃马指公孙述,亦曾割据蜀地,称王称霸。但不管人事顺逆,这两位在夔州均有庙宇的前代英豪式的人物,不都同归于尘土?又由这两人想起自身,朝廷不记得有自己这么一号人物,家里也是音书断绝,自己在这个世间,竟仿佛已是孤家寡人,岂不让人伤心?但是,就算是诸葛孔明和公孙述这样的人物,也不过归于尘土,我的这点孤独与寂寞与他们相比,又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呢?“漫”字有随便之意,在此颇有颓然之意。这个结尾,似乎是杜甫看透了世界上的虚名,但是,内里蕴结的情绪却更为深重纠结。对于一个忠君爱国的诗人来说,终究是不能把自己摘到这个世界之外而冷眼看待人生呀。 《阁夜》一诗,是杜甫在夔州雪夜不寐时所作。笔势沉郁精悍,八句全对仗。尤以三、四两句,奇丽壮阔。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情,笔力苍劲,两两相宜,所谓千古绝调,正是此类诗作。明代高棅《批点唐诗正声》曰:“全首悲壮慷慨,无不适意。中二联皆将明之景,首联雄浑动荡,卓冠千古。次联哀乐皆眼前景,人亦难道。结以忠逆同归自慰,然音节尤婉曲。”是能读出诗中三昧的评论。 作者:黄鸣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268-269页.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