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
释义 |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鉴赏】董大,名董庭兰,是玄宗时期著名的琴师,时为门下省给事中房琯的门客。这首七言古诗通过描述董大弹奏《胡笳弄》来赞赏他高超的音乐造诣,祝贺他得遇房琯赏识,也暗寓了诗人的身世感慨。 前六句写《胡笳弄》曲,将读者引入一种幽邃的艺术境界。当年蔡琰曾作胡笳曲,弹奏此曲总共有十八节。《胡笳十八拍》为哀曲悲声,“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三、四两句即写文姬操琴时胡人、汉使悲切断肠的场面,反衬琴曲的感人魅力。胡人听了,落泪沾湿了边草;汉使闻之,对着归客肝肠欲绝,潸然泪下。归客即蔡文姬,文姬流落匈奴十二年,终被曹操派遣使者赎回。五、六两句续写文姬操琴时的塞外风景:边城苍苍茫茫,烽火无烟;草原阴阴沉沉,白雪飘落。这两句极力渲染奏乐时黯淡悲凉的气氛,使人越发感到乐声的哀婉悲戚。 如此深挚有情的《胡笳弄》,董庭兰又弹奏得如何呢?先拂商弦,后为角羽之声,意谓曲调开始时迟缓而低沉。而董大琴声一起,长安四郊的秋叶似乎也因受惊而瑟瑟凋零。摵摵,落叶之声。诗人不禁感叹道:董夫子,您的琴艺真是上通神明啊,深山中的妖精都要来偷听您的琴声呢。接着董大由慢揉至快拨,指法娴熟,得心应手,随心所欲。琴声似乎袅袅远去,却又倏尔回旋,抑扬顿挫,声中寓情。此四句从正面描述董大的神乎其技,接着诗人描绘种种形象来烘托那凄婉动听的琴声。 随着琴声,听众仿佛看到了空山之中百鸟翔集,而后又分分合合;天空中的万里浮云,阴晴不定。那琴声,像失群的雏雁在夜里嘶叫,像胡儿因恋母而撕心裂肺的痛哭声。胡儿,文姬流落匈奴左贤王部,生二子,后归汉,而子留匈奴,故儿念母而哭。琴声回荡,河川为之低徊,平息了它的波涛;鸟儿也为之变色,停止了它的啾鸣。侧耳细听,那幽咽的声音,又像是远赴乌孙的汉家公主,在思念着遥远的家乡;又像是和亲吐蕃的文成公主,在沙尘飞起的逻些城中生起了一丝哀怨。乌孙公主、文成公主远托异国的哀怨之情与文姬《胡笳十八拍》十分合拍,董大的琴声完美地传达出琴曲的神韵。逻娑,即逻些,唐时吐蕃首府,今西藏拉萨。此时琴声突然变调,忽而像飒飒长风吹起,林木萧萧;忽而像大雨倾盆,狠狠地击打着屋上的瓦片;忽而像泉水飞溅,星星点点,飞上了树梢,沾湿了树叶;忽而像野鹿发着呦呦的哀鸣,误走到了大堂之下。这十二句行云流水般倾泻而下,妙语如珠,勾勒着一幕幕忽而辛酸苦闷、悲郁沉重,忽而风起云涌、荡气回肠的画面,用这些画面,来表现出董大高超的琴艺,充分达到了不同艺术体式之间的交融。 末尾四句,照应诗题“兼寄语弄房给事”。掖垣是唐代中书、门下两省的通称,因分别在禁中左右掖,故称。东掖垣为门下省,房琯时为给事中,为门下省属官。凤凰池指中书省,《古今事文类聚新集》:“中书省地在枢近,多承宠任,是以人固其位,谓之凤凰池。”青琐门,唐宫门名。“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暗指房琯密迩宫廷,官高位隆。结句云房琯才高不为名利约束,昼夜盼望董大你抱琴来奏,暗指董大深受房琯赏识。时李颀久已去官隐居,但从他游走公卿豪门,以及诗歌最后四句对房给事含蓄的称扬和董大得遇知音的祝贺可见,他并未忘情仕进。 此诗神机盎然,与白居易《琵琶行》相比,各有光彩,自有一种奇逸之气。清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引吴逸一云:“真得心应手之作,有气魄,有光彩,起有原委,结有收煞。盛唐杰作如此篇者,亦不能多得。”极尽形容,曲尽情态,确为佳作。 作者:黄鸣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60-61-62页.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