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代志怪小说:

 

词条 蜀商 乐钧
释义

蜀 商

[清]乐 钧

蜀有商人某甲,居货汉口。性诚朴,而不善持筹;每为同伙者欺蔽,商知之,亦不较。

一日,独立店门,有美人翩然而入,直上其楼。商疑为娼女,而同伙者之私之也,将召而诘之。美人从楼上语曰:“君勿疑,吾乃狐也,欲僦此楼,故来耳。幸日以白饭一器饷我,当有以报。”商诺之,不复言。即以饭往,寂无所见,信其果狐也,设饭而下。抵暮往取器,则磊磊者在碗中。视之,白金也,商惊喜。次日复设饭,复得金如前。日以为常。

同伙询知其事,因先往取器,冀得金;至则碗中饭如故。乃笑谓商诳己,倾其饭而下。及商往,则金也。同伙恚曰:“金自楼出,公物也,当均分之。”商未应,而楼上语曰:“吾以金予某,赏其朴也。若辈盗贼其行,每私其囊橐以欺某,不罚幸矣,复望得赏耶?敢言析金者,尝吾石!”语毕,有石掷地上,地为之裂。伙惭且惧,乃不敢言。

后伙众谋欲杀商而分取其金,置毒酒中,邀商饮,商未识也。忽楼上叱伙曰:“跪!”伙不觉皆跪。又叱曰:“拜!”伙皆向商亟拜。商诧甚,急扶之起,则皆膝屈不可伸。楼上又叱曰:“好自陈其罪!”伙皆涕泣向商曰:“偶萌恶念,利君财,实欲图君,设毒酒待君矣。”又闻楼上叱曰:“有毒酒,何不自饮?”于是数人趋起取酒,将分饮之,商亟夺覆地,火光星爆。楼上大笑曰:“公诚长者,姑为公贷此数人死,令长跪三日谢罪。然此辈不可与居,公宜亟去,吾亦从此逝矣。”

于是见美人缘梯而下,含倩流睐,徐徐出户而去。商追谢之,不复见矣。伙果跪三日而后能起。

狐居楼凡三年,商得金无算,遂返成都为富人,立狐仙祠焉。

非非子曰:快哉狐也,侠哉狐也,神哉狐也!商何以得此于狐哉?忠厚之报也。呜呼!中孚可及豚鱼,况狐之灵者乎?

——《耳食录》


【赏析】

本篇写一只可爱、善良而又懂得爱憎的狐狸精。她惩恶扬善,对于那个诚朴、宽厚的蜀商多加赏赐,而对那群奸诈、阴毒的商伙则严以惩罚。她的行为和形象塑造,正是应合了农耕社会万千人众的共有理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也许是作者“无意栽柳柳成荫”吧,本篇之佳,绝非是囿于传统伦理文化善恶的光圈,其底蕴所在,是惟妙惟肖地写出了农耕社会小生产者所涵盖的平均主义心理病态。扭曲心理产生了扭曲的价值观念,在人欲横流的世界,不患贫而患不均。要知道这是一群商人,而蜀商只是其中的一个,而且又是不懂得打自己算盘,常为人欺的商人。在同伙眼光中,他怎么能发财,要发财大家一起发,非得人人共享飞来横财不可,因此当忠厚的蜀商从狐狸精处不断获得钱财时,这场提倡平均主义的闹剧就唱开了。

第一幕,“先往取器,冀得金”,真是做到了迫不及待。

第二幕,蜀商仍继续获金,“同伙恚曰:金自楼出,公物也,当均分之。”可谓振振有词,即要平均分配,人人都有一份。

第三幕,“置毒酒中,邀商饮”,而谋“分取其金”。

万变不离其宗,这三部曲演出,都是奉行平均主义,而环环相扣,步步紧逼。

当然也有脑袋聪明之人发明了儒家的伦理纲常,以此为调整人际关系的最佳方法,其实它也至多只能充当短期的润滑剂或缓冲剂。请看这位蜀商,他是很有那么一点儒气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可不但没有避免同伙嘲弄、恶谑,反而差点儿被置之于死地。这正说明儒家那套折中主义只是短期行为。“木秀于林,而风必折之”。谁要冒尖发财致富,不遭人忌才见鬼哩。蜀商要能发财致富,走上圆满境界,只有借助狐狸精了,否则凭他那身书呆子的酸味,就是经商也算不上是标准商人的;但他所以得天独厚,受到狐狸精青睐,却又是靠那些儒气,以儒行商,那是作者的理想人格化。存在决定意识,作者要塑造的是儒的万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要宣传的是,忠厚可以传家,忠厚也可以致富,吃小亏可以占大便宜;要让人们产生这样的印象:诚朴之士自有百灵扶护,即使是狐狸精都肯仗义而为,为儒发言,为儒抑商。这就是作者的意向所在。他虽然扬善惩恶,批判了传统的平均主义,但仍是摆脱不了小农生产者单向思维定势的灵光圈。呜呼!

(盛巽昌)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41条古代志怪小说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代志怪小说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2: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