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谢老娘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
至元[1] 甲申,温州城外有老娘姓吴,夜二更有荷轿者立于门首,敲门曰:“请老娘收生。”老娘开门,喜而入轿。但见舆夫二人行步甚速,虽荆棘亦不顾也。到一所,屋宇高敞,灯烛明丽,一女子坐蓐。老娘与之收生,得一男子,洗毕而归,到家夜已中矣。其家问之,老娘如梦,亦不知为何人之家。忽见二虎咆哮于门,惊甚。次日开门,见篱上有猪肉一边,牛肉一脚,左右邻里莫不怪之。盖虎以此来谢老娘也,谁谓禽兽无人心哉!
【赏析】
这篇故事的主旨,是相当清楚的:既然“谁谓禽兽无人心哉”,那么反过来说,有些“无人心肝”的恶人,倒真是禽兽不如了。对这个观点,读者大约都首肯,笔者也别无话说。
不过,此故事所得出的结论,并不是来自什么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老虎故事。明朝祝枝山《义虎传》云:一恶人欲杀夫夺妻,被老虎吞吃,而夫妇卒得完聚。明末《醒世恒言》第五回《大树坡义虎送亲》云:一人将误入陷阱的老虎释放,后其未婚妻被逼他嫁,中途给虎夺回,送归原主。对这等做出侠义之举的虎,赞一声“义虎”,确是不过分的。
而本文中的吴老娘,并不曾给虎以特殊的恩惠,她做的只是其本分——接生;而且,她事先也根本不曾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抬轿的舆夫、华灯下的高屋、待产的女人、新生的男婴,这一切都了无异样,她也从从容容、心安理得地接了生。直到回了家,报恩的二虎来到门口,才让她惊吓了半天。
如此看来,虎非但知报大恩,亦知酬小惠,受大恩自当以“还妻”之类的大事相报,受小惠也要送上些猪肉、牛肉聊表寸心。这禽兽,心可真细得很,礼数周到不缺,分寸亦把握得极恰当。相形之下,那些恩将仇报、忘恩反噬种种恶行者,真不可与此虎作比!
因此,这个故事里吴老娘施的“惠”越是小,老虎报答的东西越是微不足道,便可越能令人面兽心者读之汗颜。
(沈维藩)
注 释
[1].至元:元世祖年号(1264—1294)。